|
新型邻里关系从头建起 许多邻居通过社区组织的活动逐渐熟悉 年轻居民通过网络建起邻居QQ群 一面是邻里关系越来越淡,另一面却是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好邻居,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小区近年来主动出招,通过社区活动来加强居民间的交往,还有居民通过网络,召集爱好相同的邻居,譬如通过以小区为代表队的足球比赛来加强交流,这一切都说明 “新时代需要新型的邻里关系。” 新时代 新邻里关系 社区是平台 邻居结交靠的是爱好
4月26日,市南区在云南路街道莘县路社区和八大峡街道三门峡路社区新启用两处社区管理、文化、医疗“三个中心”。“三个中心”除了是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外,更重要的是给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 “很多居民都是在这里上课时成为了朋友。”香港中路街道社区“三个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开办的插花班,吸引了不少女居民参加,原先陌生的邻居通过在社区内的活动,互相认识,建立起联系。 在莘县路社区的“三个中心”里,记者看到每天大约有四五十名居民在各自感兴趣的图书室、棋牌室、舞蹈厅内活动,这里还特别邀请了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宋文京为社区居民提供书法、绘画培训。 江苏路街道党群科科长符霞介绍,他们从管区内的学校、医院等驻街单位邀请了优秀教师和医生来到 “三个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比如大学路小学和育才中学的老师免费给孩子上课或教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而青医附院则派医生来讲健康知识,天文台、气象台等单位与“三个中心”联手打造集宣传、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天文科普室。“我们发现,这些活动都特别受居民欢迎,现在每次活动,都有居民结伴而来。”符霞说。 相关新闻 邻居节特别受欢迎 从2005年开始,四方区开始组织邻居节活动,如今已经举办多届。今年的邻居节上,四方区不仅在7个街道开展“闲置物品置换大集”活动,还组织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开展登山健身活动,在举办现实版邻居节的同时,又针对年轻居民开办“网上邻居节”。 “邻居共栽友情树”、“亲情茶话会”、“邻里百家宴”、“邻里互助趣味运动会”、“社区图书交换大集”……这一项项特色活动,6年来已经吸引超过30万的居民参加,就连外来务工人员也享受到了来自社区“家”一般的温暖。“以前大家伙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彼此不熟悉,通过活动,我们不过邻居节时,也经常聚在一起。”四方区居民周敏说。 网络邻居 年轻居民很喜欢 随着网络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市民,更习惯在网络上与邻居相识。在青岛新闻网的论坛上,经常可以见到以小区为单位约战足球比赛的帖子。 “搬到新的小区里,和邻居们互相都不认识,这样的活动可以帮我们迅速熟悉起来。”市民李诺马上就要搬到福州北路一处新建小区内,爱好运动的他已经开始在网上搜寻志同道合的邻居,大家建起QQ群,寻找新家周边可以运动的场所,定期组织活动。“如果没这些活动,和新邻居们都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李诺说,对于他们这样20多岁的年轻人,建立邻里关系也有他们的新途径。 记者对几个小区的业主QQ群调查发现,大部分业主通过QQ群能及时地知道有关小区的讯息,还有不少业主通过QQ群举起了维权的旗帜。“小区QQ群里有医生、律师,大家平时遇到什么疑问,都会在群里问一下,这种新的邻里交流方式可能更适合现在这个年代。”李诺表示。 传统邻里关系 不适应新时代 市南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刘岩近年来一直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他管理的社区服务中心,如今可以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60多类400多项服务。“从新生儿的出生,到人去世后的丧葬,我们都可以提供服务。但再好的社会服务也无法取代邻里关系,因为任何服务都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刘岩说。 刘岩表示,家庭是社会网络里最基本的单元,随着通讯、交通、社区配送体系日趋完善,青岛各个社区都有了更多的24小时便利店,搬家公司、专业投下水等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家庭很容易就可以从社会的整个体系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服务产品,这直接减少了邻里之间相互的依赖性。“所有的社会服务都不能替代融洽的邻里关系,只有良好的邻里关系才能帮助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刘岩表示。 “过去那种邻里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刘岩说,现在倡导和谐的邻里关系,并不是说要恢复以前那种“端着饭碗到邻居家串门”的老街坊习惯,传统的邻里交往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怎么样做到和邻居之间既和睦相处,又不打扰对方的生活,这是我们目前希望的邻里关系。”刘岩说。 社会发展转型期 邻里关系从头建 “现在的邻里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新问题。”青岛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刘文俭认为,这是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譬如最近几年的大面积拆迁,就打破了原有的邻里关系,重新组合了大量的新邻居。刘文俭认为,在新的居住区的建设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建设和谐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一种文脉,在拆迁中就应该注意保护,维持老的关系,建立新的关系。”刘文俭说,如果有可能,回迁时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原有的邻里关系。 刘文俭分析,邻里关系的变化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影响不同。“现在不是流行宅男宅女吗?”刘文俭说,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不少人到了休息时间,更喜欢窝在沙发上,看上几部电影,或者用打游戏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家对他们来说,是不希望被别人打扰的地方,对邻里关系的需求相对较少。 而对于一些鳏寡老人,邻里关系是他们生活中迫切需要的,“这些老人很孤独,报纸也报道过有人自杀的情况,是个社会问题。”刘文俭说,对于这种情况,街道、社区应该多想一些办法,比如市南区有些街道为孤寡老年人订奶,每天上门送奶,顺便看一下老人的情况,这种做法都很不错。 “新建的社区里,可以多设立一些公共场所,社区出面组织活动,让新邻居们在活动中充分沟通。”刘文俭说,邻里关系不能被其他关系所替代,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需要从邻里关系的建设开始。 ●结束语 试着和邻居打个招呼 连续4天的邻里关系报道今天就将告一段落,在前三天记者开通的短信平台上,不少读者对于当下的邻里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家的说法虽有不同,意思却完全一致:不管到什么年代,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大家都期盼能有个好邻居。在短信平台上,不少读者都尴尬地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感觉不会开口和邻居交流,有时在楼道里碰见,彼此之间不知该怎么开口。众多读者的这种感觉,实际上也是采写这组稿件的记者的切身感受。从明天起,让我们一起试着开口,去和邻居打声招呼,从一声简单的“你好”说起,尝试打开我们封闭的心灵,当你说出这两个字后,一天的心情或许都会完全不同。当越来越多的邻居愿意开口说“你好”,我们居住、生活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本版撰稿 记者 段海鹰 赵建鹏 |
上一篇:新邻居时代系列报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