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江苏路-大学路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1-05-04 16:58:16

    江苏路

    江苏路始建于德国侵占时期,时称毕尔马克街又称俾斯麦大街,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称为万年町,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该路定名为江苏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马路整洁、建筑美观、市民文明被评为青岛模范路。两侧是西式和中西结合式楼房,植有繁茂的法桐、刺槐等行道树。1940年9月1日,日伪青岛市特别市公署修建该路北端并铺装沥青路面,原计划当年12月15日竣工,但由于气候严寒延止次年5月完工。

    现在,江苏路是从闹市区直接通往前海沿的主要道路之一,自北向南贯穿苏州路、莱芜一路、伏龙路、齐东路、观象一路、龙口路、平原路、沂水路、湖南路、广西路。沿路有青岛市立医院、青岛市东西快车路江苏路立交桥、观象二路基督教堂、龙山地下商场北入口、著名作家萧红萧军舒群故居(观象一路一号)、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路基督教堂、青岛技术监督局、青岛市实验小学、太平路小学等。

    大学路

    总兵衙门大学路

    大学路始建于德国侵占青岛以后,沿青岛河铺设了一条现代马路,并在今黄县路口建了一座石桥,使马路向北延伸,名叫奥斯帕斯街。但青岛老百姓叫它东关街。自古以来,青岛山的溪流、泉水汇成青岛河流入黄海,盈育了青岛村(渔村)、青岛口(港口),清代后期日渐繁荣。尤其在1891年于青岛河西岸建立清总兵衙门(今人民会堂)后,这里渐成为一座市镇;而河东仍是渔村,在今鱼山路和龙口路处有座木桥连接两岸。当地百姓把这木桥区域叫东关,沿青岛河一带叫东关街。

    德国殖民当局把青岛山改为俾斯麦(德国首相名)山,并在山下驻设俾斯麦兵营;日本占领时期,将奥斯帕斯街改为巽町南段、俾斯麦兵营改为万年兵营,妄图永久霸占青岛。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以后,于1924年利用这座兵营开办了私立青岛大学,大学前的马路就叫大学路,也是青岛市惟一以学府命名的道路。1930年山东大学从济南迁来与其合并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大学内迁四川;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在青岛复校。1958年山东大学迁回济南后,1959年在山东大学原址上建立了山东海洋学院,1985年改名为青岛海洋大学。其西围墙外就是大学路。

    今青岛育才中学墙外的大学路尽头就是青岛口,当年有一码头,商船云集,海运兴旺,与金口、女姑口并称为青岛的三个海口。大学路东侧有1935年建成的青岛红万(同音字)字会址,亦称道院,现为青岛市博物馆;大学路西侧排列着庭院小楼,错落有致,草木掩映,幽雅安谧。最南端的总兵衙门,1906年后相继为海军兵营、东文书院,解放后曾一度为青岛二中校舍,1959年后建起了人民会堂。人民会堂旁边的几株白杨、银杏就是当年的遗留物。大学路基本上保留着幽静、整洁、绿荫覆盖的风貌,正向建设绿色大道迈进。

    大学路自南向北先后连接龙口路、鱼山路、黄县路、华山路、掖县路;两侧是中西结合式居民楼房;沿路有青岛市育才中学、人民会堂、东方饭店、青岛市城建档案馆、青岛市博物馆、大学路小学、青岛海洋大学等。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老路:湖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