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5月2日讯 五一小长假即将进入为期,不少游客还在依依不舍的和岛城美丽的风景合影。为了保护青岛的特色建筑,我市日前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市范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普查和认定工作,确定了3605处保护点。另外,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今后我市将根据各保护点的现状,采取缮维护加固、恢复性建设、拆除重建等方式进行建设。 划定3605处保护点 岛城素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闻名于 “以市北区为例,主要有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和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时,在该区域内应注意对文保单位、历史优秀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历史环境等予以重点保护。”市规划局局长王亚军表示。 三种办法进行保护 在保护区内,出了特色建筑外,还有不少是民居,仍有市民在此居住。记者发现这些房屋,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蚕食后,不少房屋已经不太适合居民居住,一方面是要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有需要对居民的居住条件进行升级,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市民专注的焦点。 对此,王亚军表示,|根据各个保护区不同的特色和现状,我市准备进行三种类别的改造。对确需改造的破旧建筑,分类采取修缮维护加固、恢复性建设、拆除重建等更新改造措施。“例如德平路7号和上海路片区都位于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范围内,该片区部分现状建筑破旧,居住环境较差,设施不配套,确有改造的必要性。目前区政府正在进行前期调研论证。”王亚军表示。 与此同时,王亚军还表示我市还将采取捆绑改造、异地安置等方式,研究解决资金不平衡问题,合理疏解老城区人口,努力突破风貌区内居住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的难题。通过老城区保护性的更新改造达到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的目标。(记者 刘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