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费筱芝血溅反甄审 激抗战后青岛学生运动高潮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4-30 16:42:45

费筱芝

    历史的镜头永远被定格在这一瞬间:1945年12月16日23时左右,江苏路、湖南路路口,一声“砰”的枪响后,年仅20岁的文德女中教师费筱芝倒在了血泊中……

    费筱芝只不过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上街张贴标语反对国民党当局公布的甄审条令,却惨遭保安队士兵枪杀。“费筱芝惨案”激起了学生和群众的愤慨,让青岛的反甄审运动进入高潮,掀起了抗战胜利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

动,赢得了全国的支持。这场斗争,还暴露了反动当局伪善凶残的面目,使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开始破除,坚定了与反动当局斗争的信心。

    女教师贴标语被杀

    抗战的胜利让青岛市民欢腾不已,然而不久,他们就发现对国民党政府不能抱有幻想。1945年11月2日,一则国民党教育部的 “甄审令”公布在《青岛公报》的头版:“凡沦陷区敌伪所设中等学校教职员、学生须一律甄审,未经甄审合格之学生与教师,一律不承认其学籍、教龄,不能继续求学和报考大学,不能继续任教。”

    这则甄审条令,让广大的师生面临失业、失学的威胁,不仅生活、职业、出路毫无保障,而且政治上被强行扣上了“附逆”的罪名,激起了青岛师生的一致反对。从11月下旬起,青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马绪登陆续联合青岛市立中学、市立女中、崇德中学、文德中学、礼贤中学等几所学校的学生和教员来到当时的市教育局,反对不合理甄审。12月16日,全市各校学生代表召开大会,宣布成立“青岛市教员学生联谊会”,从当晚10时起,在全市公开张贴标语,次日罢课罢教,抗议当局无理甄审学生、无故裁减教员。就在这个晚上,文德女中英语教员费筱芝在街头被杀。

     上千学生游行请愿

    费筱芝死后,激愤的学生在中共青岛市委的指导下,有计划地组织罢课和声援斗争。青岛市教员学生联谊会向全国、全市发了《告全市同胞书》、《告全国同胞书》。几千名学生排起队伍,经聊城路、中山路浩浩荡荡地向当时的市政府进发。“反对不合理的甄审!”“惩处凶手,为费筱芝报仇!”学生们喊着口号,向街上的市民散发传单。许多市民、工人有组织地或自发地跟在游行队伍后面,一起参加学生的游行请愿。

    当局为尽快平息学潮,被迫在教员学生联谊会提出的《十项请求细目书》上签字;教育部特设的济南大学临时补习班也在青岛设立分班;礼贤、崇德、文德、圣功4校学生免予甄审,并交出杀害费筱芝的凶手王玉明,王玉明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947年减刑,未过多久,即被释放。

    打破了群众的幻想

    “为声援青岛反甄审运动,平、津、宁、沪等地纷纷来函来电慰问,中共中央华东局也发出了《关于青岛学生运动的指示》。”同样也是当年反甄审运动组织者之一的王文仁回忆,反甄审运动后,青岛当局承认青岛市教员学生联谊会为合法群众组织,负担了殡葬费筱芝的费用。

    “青岛反甄审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青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学生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其持续时间之长,声势之大,斗争之激烈,在青岛学运史上都是空前的。”据中共青岛党史资料显示,反甄审运动,不仅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破除了抗战胜利后人们对国民党所存有的幻想,而且使学生骨干在运动中受到锻炼,为日后的学生运动奠定了基础。

    反甄审运动得到党的领导

    据当年青岛反甄审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原中共青岛市党史办离休干部马绪登老人回忆,他那时从青岛师范学校毕业,是中共青岛地下市委的地下工作者,被推举为运动的组织领导机构“青岛教员学生联谊会”的理事长。国民党市政府当时说的什么 “甄审”,就是把青岛市的广大教师和学生,当做投靠日本的汉奸来对待。所以,青岛的教师和学生纷纷起来斗争,提出了“为国家求真理,为自己争生存”的口号。这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虽然一开始是一种民意的爆发,但是运动开始后的仅仅一两天,就得到了中共青岛地下市委的坚强领导。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日军投降仪式中国代表陈宝仓台北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