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以来,市南区实施“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工程,启动了街道办职能转型的工作改革,加强了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强化了基层工作的事权和财权;加快推进1000平米以上社区“三个中心”建设,构筑了坚实的服务民生阵地;推行社区工作站运行机制,完善“两委一站,三位一体”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打通了政府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枢纽;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精简区级机关编制和人员,将120余名机关干部充实到了街道社区, 现将部分专家的发言摘登,供读者参考。 执政为民、民生优先是社会管理工作之根本要义 青岛市委党校 陈洪泉 市南区自2008年起实施的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为我国的城市中心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既符合中央的精神,又符合现在社会的现实。 市南区夯实社区基层基础建设这项工作,很好地体现了党执政为民、民生优先的理念。社会管理的根本就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理顺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从而为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市南区的社会管理,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其工作的出发点、宗旨和理念都非常清楚,就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就是把工作的管理重心下移,对百姓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通过打造阵地、完善体系、健全队伍更好地实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市南区社区管理的重点和突破口抓得非常准。社会管理的一项很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也就是要求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要往基层下沉。市南区自2008年启动“重心下移 固本强基”工程以来,不仅实现了财权、事权的重心下移,还陆续打造了近40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三个中心”,选派了120余名机关干部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在全省首设社区工作站,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真正将党委、政府的工作下移到和群众密切联系的基层,真正将机关干部送到了老百姓的身边,让百姓在社区找到了家的归属感。 市南区实施的一系列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措施非常得力。实现了从“条条”到“块块”的转变,以“块块”为主,条块结合,成立了社区服务站,把街道的管理职能向社区、向老百姓延伸,社区“三个中心”为政府为民服务、居民素质提升、党员群众学习培训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两委一站,三位一体”的新型组织架构,让党的基层组织一直延伸到了楼院,解决了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社会管理,政府确实要起主导作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基层的社会管理,政府肯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还要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出来,让群众自己管理自己。另外,将社区的居民都纳入到一个个他们喜欢的、愿意参加的社会组织当中,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主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这是将来中国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要着眼全局 青岛市社科院 郭 芳 社会管理,大家的共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基层,所以基层对于社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9年,民政部出台了一个加快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2010年中办又下发了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意见都是落脚在基层社区。市南区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辖区人口素质比较高,企事业单位很多,加强社会管理,市南区优势明显。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这个突破口市南区找的非常准,是该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市南区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的治理模式的创新,首先体现在责权下放、属地管理,让街道办事处有人、财、物权;其次是成立社区工作站,由政府专职人员负责处理基层的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职能,解放了社区居委会这样一个自治组织的工作能力,减轻了责任。二是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创新,体现为工作人员、资金和公共资源三方面的全部下沉。 如果从社区管理基层自治体系来考虑,尤其是基层社会管理,怎么样创新也是一个摸索阶段,下一步的工作有三点还是应该考虑: 一、区别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概念。城市管理,就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的公共事务、基础设施的管理,社会管理,主要目的一个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因为社会管理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稳定,解决出现的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基层的社会管理还是要扩大社会参与,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的效果。 二、从全局的视角谋划工作,避免政策、措施的局限性。区委、区政府将财政支付预算、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服务职能一并下放到街道办事处,在赋予街道办事处很大的管理权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街道办事处的决策是科学民主的,而不是说站在局部利益的角度做决策。 三、要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关系。基层政府组织权力下放和工作重心下移的同时,防止行政职能的过度膨胀挤压了社区自治的空间。 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强化服务意识 中国海洋大学 崔 凤 社区管理的基础在基层,只有清楚地了解百姓的心声,最大地满足百姓的需求,社会才能稳定。市南区的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三个中心”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市南区的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从夯实社区基层基础入手,积极推进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三个中心”建设,着力解决社区服务阵地薄弱的问题,到2012年要实现65个社区都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三个中心”,这足以看出市南区夯实社区基层基础坚定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执政根基,社区工作站的设立,使市南区社区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质是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管理主体地位的延伸和强化,形成了党委、工作站、居委会“两委一站、三位一体、职责分设、合署办公”的全新社区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政府引导、社区整合、居民参与的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完整化。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市南区选派年富力强的机关干部充实基层,承担从社区居委会分离出来的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职能,将民政、计生等社区助理和大学生社区工作者、社会公益性岗位等工作人员一并纳入工作站统一管理、使用,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都很有热情,工作积极性很高,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到目前为止,市南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做得是非常不错的,下一步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将管理寓于服务当中,通过服务实现管理。社区工作是细致的,基层的工作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入调研民需、民情、民意,让中青年干部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得到锻炼,让百姓切实享受到温馨、到位的政府服务。 二、尝试引进大量的社区组织支持社区建设。虽然现在把居委会从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了,但要实现其居民自治的功能,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就需要一些非盈利的组织来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从而形成社区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和社区组织合力建设社区的和谐局面。 三、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鼓励社区以资格考试形式招聘社区工作者;尝试积极吸纳高校在校大学生,鼓励他们到社区来实习,在充实社区工作力量的同时提高他们志愿服务的意识和在基层工作的能力。 社会管理工作要重视管理方式的创新 青岛大学 赵新彦 社区管理和社会服务主要体现三方面的职能:一是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二是居民自治;三是社会服务。市南区的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服务、居民自治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着手展开正好符合上述三方面的职能。 社区“三个中心”建设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从理念的确立,到具体的实施,再到服务的细化,都能够体现出从居民需要出发。社区工作站的设立能够整合社区中的社会服务资源,将居委会从繁重的公共服务和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从事居民自治功能,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建立“两委一站,三位一体”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实行“居站分离,合署办公”,社区工作站是街道办事处在这里面设置的社区服务平台,把社区居委会不该承担的、本来是协助政府的一些职能分离出去,社区工作站这个窗口对外服务,但是一些信息需要居委会提供支持,它们之间是相互支持的关系,在一些工作职能上能够做到分开,人员上能分开,但工作的内容可以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实施重心下移的行政管理职能,就是把让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下沉到基层,让政府的服务直接贴近百姓。 从长远来看,社区管理最终是走向社区居民的一个自我管理,这是一个自治导向,现在我们正处在转型时期,政府的作用应该发挥,但发挥的同时还存在着政府角色的转型问题,有些权力职能应该下放,可以交给社会组织。还有一点,管理重心下移,同时要伴随着一个管理方式的转变,重心下移了,并不是说还是过去行政管理的往下延伸,管到底。社会管理的创新不仅仅表现在重心贴近基层,还有一个是管理方式的创新,采用的不是行政的强势管理,而应当是柔性的、协调式的,更多的是社区自治组织的发挥。 社区工作需要走专业化道路 青岛科技大学 宋 敏 市南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唯有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切实地夯实执政之基,而这三项举措也成为了市南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宝贵经验。 市南区基层组织构架实现了创新,从原来的倒三角到现在的正三角,看起来是一个方向的转变,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从上到下的,由原来的从一种管理或者职能上的要求,到现在的为人民服务,非常切合党和国家的主题。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于人的服务和管理,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是由原来一种所谓的可能很机械的管理,转变为以服务促管理,促进城市的发展,这种理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如果机关的领导理念没有发生转变的话,不会有下面实实在在的工作。 市南区成立社区工作站,也是一种创新,因为跟其他的城市还是不太一样,包括深圳和上海的,这种工作站和居委会的分开,最大的特点是行政职能和服务的分开,分设但不分家,在工作站的支持下让居委会腾出更多的空间和精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基层实实在在体现了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市南区整个基层重心下移和组织构架推进得很快,到今年年底要达到80%比例,都要建成现在这样一种规模和模式以及服务的情况,在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上,这也是一个创新。 目前,市南区已经搭建起了新的基层工作架子,就下一步的发展来看,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人,这些人除了由政府现在的机关工作人员组成以外,更多的还要有实实在在的、专业化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一是对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此同时,将一些更专业的人员充实到社区服务的队伍中来,实现社区工作人员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让他们在职责分工同时又有互相的协调合作。二是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向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大学生补充一下,为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增添活力,工作会干的更出色。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市委宣传部 李 明 市南区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一直走在全市的前面,在社会管理工作方面也做了“市南版”的创新,符合中央的思路,也符合市情、区情。关于市南区的这项工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现在我们的社会在转型,社区居民多元化现象非常明显,社区管理必须适应这种现象,实际我们做的工作不仅仅是行政管理,在基层层面做了很多工作,在自治层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给人感觉还是政府强势推动,如何摆正管理与治理的关系,避免过于强化行政管理,是需要研究的一个事情。 二、强化年轻干部对群众工作观念的理解。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把这个观念真正灌输到在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脑子里面去。一定程度上,现在的年轻干部对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情感、老百姓的事务,体会得还不深入,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扭转基层只是跳板的错误观念,真正将基层工作当做事业去追求。 三、正确理解社会管理工作的突破口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在社区层面上,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到底是什么,这涉及到工作的着力点、主攻方向。社区能够影响到的、能够做的,做了以后对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确实能起到作用的,可能每个社区不一定一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的着力点。 四、市南区确立了新型的社区工作格局,成立了社区大党委,起到了在社区内的党组织的总协调的作用,把整个社区内不管是哪个体制、哪个归属的党组织都协调起来,共同为这个社区管理发挥作用。在政府层面,市南区委、区政府见事早,力度也大,真是不惜代价的推动,表现也非常明显。但是各方协同,如何调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公众参与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 |
上一篇:七类人才缺口大 委托猎头来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