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建海洋科技创新城 实施八大海洋科研专项

来源:青岛财经网——青岛财经日报 2011-04-28 12:10:23

    “我国海洋水下焊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获得的成果填补了我国200米水下焊接以及深海潜器焊接技术的空白,将为我国海洋工程、石油开发、深海潜器制造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记者获悉,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日前成功掌握海洋焊接关键技术,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开发深度。而在相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该所正着手在青筹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焊接成套技术装备产业化基地,将新型海洋焊接材料及设备

推向产业化。

    未来5年,青岛将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面向产业化的高端科研机构,强化建设产业化示范和中试基地,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团队和优秀技术人才队伍,组织实施重大海洋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化应用能力,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支撑引领蓝色经济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65%

    “十二五”期间,海洋科技将支撑和引领海洋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科技引领青岛率先建成蓝色经济区,“蓝色青岛”特色更加突出;初步构建起国际海洋科研中心、国家深远海与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国家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和海洋生态保护示范区框架,为把青岛市建成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建成符合区域实际、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运转协调、作用突出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对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辐射力、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海洋新兴产业体系,海洋新兴产业产值占海洋总产值的比重由2009年的16%提高到25%,科技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65%。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攻克主导海洋产业关键技术

    围绕建设蓝色青岛的发展愿景,我市将重点支持高端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生物资源高值化、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水养殖种苗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瓶颈。

    “紧密围绕全球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及国际研究前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大力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力争在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减灾防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科技局表示,在基础科研方面,我市将依托驻青科研单位强化原始创新,鼓励涉海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幅度提升青岛市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大力发展海洋前沿技术,重点围绕极端环境生物基因资源利用、深海油气及矿产开发装备、深远海环境监测设备、海洋信息服务、海洋微藻生物能源开发等前沿产业领域,加强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着力培育五大战略产业技术体系,为青岛市海洋产业未来发展及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做好技术储备。

    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

    为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未来5年,我市将重点推进海洋仪器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洋防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水种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洋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同时,建设海珍品良种培育产业化基地、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洋材料技术产业化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水资源利用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洋仪器装备技术产业化基地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使之成为区域海洋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实施八大海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实施高端海珍品良种培育与扩繁、海洋药物和医用生物材料开发、“海洋牧场”的构建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海洋能开发利用研究、海洋先进材料与装备制造、胶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涉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等八大海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快速提升区域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及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突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提高青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在近海水域生态养护与修复、海洋滩涂耐盐植物开发及集成应用、海洋生物灾害预防与治理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本报记者 姜岭君)

-

相关阅读

上一篇:山东4所大学升格 海大青岛学院转为青岛工学院
下一篇:阿里山事故青岛游客家属赴台 台方设灵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