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崂山区打造青岛首个金融城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4-28 11:57:20

    投资100亿元5年内完工

    昨日,在国际啤酒城建筑工地内,数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这座闻名中外的啤酒城,正是处于崂山金融城规划核心区范围内。根据建设进程,投资100亿元的青岛国际啤酒城改造项目将在5年内完工,其中,包括部分金融办公楼在内的一期工程在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主要建设金融办公楼,而金融办公楼项目已经开始打地基。

    根据负责啤酒城改造项目的上实

集团此前提供的信息,上实发展将联合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万豪酒店管理集团等大型跨国公司参与青岛国际啤酒城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招商、运营。其中,像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在中国的代表作品就是著名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这对于在青岛国际啤酒城里建设金融商务中心十分有利。闭上双眼,让时光穿越到五年之后。那个被岛城市民熟知的青岛啤酒城之上,一个金融机构聚集的现代金融商务中心将拔地而起。

    相继吹响东进“集结号”

    很多刚刚搬至崂山区的金融机构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目前崂山区常住人口数量并不多,很多高端人群其实是“候鸟式”往返崂山区和其他区市之间,即白天在其他地方上班,只有下班后才回崂山活动。

    2010年,中原证券青岛营业部刚刚由山东路迁到崂山区仙霞岭路。虽然地处崂山新商圈的重要位置,但营业部总经理包德勖依然感到春寒料峭。他坦言,崂山区的各项金融政策无疑是优惠的,硬件配套设施也比较给力,关键的问题就是市场开拓。“基本就是从零开始,因为来了之后相当于没有存量客户,相对而言有投资意识的目标客户群体也并不多。”另一个方面,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吹响东进集结号,相对匮乏的市场在极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僧多肉少的窘境,这是很多刚刚扎根崂山区的金融机构共同面临的“大考”。

    凡事有弊必有利。在崂山区金融机构快速聚集的过程中,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也迎来了相对较高标准的起点。业内人士甚至预言,随着崂山金融城建设的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形态最高端的金融机构或许未来全部会集中在崂山区。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已经落脚的中信万通,还是即将入主的建行青岛分行,都确定要将各自最好的高端理财中心或私人银行落户于此。“未来崂山金融城注定是青岛市最高效、高端的金融聚集区,行业竞争不可避免。”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悄然发展成金融商务区新地标

    从啤酒城到金融城,这个蜕变并不寂寞。就在啤酒城东部几百米处,已经投入使用的天泰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悄然发展为崂山区金融商务区的新地标。2010年,青岛市唯一一家证券法人机构——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将总部由东海路迁到这里。就在近期,细心的市民也会发现,“中国建设银行”的巨幅门头已经在这幢金融中心的最显眼位置上竖立起来,这意味着另一家区域性总部机构——建设银行青岛分行迁址崂山也已经进入倒计时。

    “目前,在青岛国际啤酒城西侧的海尔路沿线,依托青岛国际金融广场、天宝国际等商务楼宇聚集了一批以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等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机构。”崂山区有关人士介绍说。

    纷纷完成向金融街的转变

    根据崂山区提供的最新信息,目前在崂山主城区,就有42家金融机构落户,其中在2010年引进了中原、兴业、民生等六家证券机构营业部,全省首家中外合资担保公司青岛友利世纪担保有限公司也落户崂山。崂山金融服务业近两年的发展势头不可谓不迅猛。政府引导+政策优惠+行业聚集特点,让多条主要路段已经形成了迷你金融街。比如麦岛路,已经完成了美食街向金融街的转变,如今青岛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信达证券、兴业证券等近二十家金融机构已经相继在此布局。还有以丽达购物广场等新商圈带动下的秦岭路,在一两年之内就聚集了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一大批银行网点,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未来将打造“总部经济”

    由传统的香港中路金融街到如今规划崂山金融城,这个由点及面的大规划到底会给整个崂山区带来怎样的变化?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教授刘文俭认为,随着整个金融城的建设,崂山区将打造代表现代服务业最高端的总部经济城区。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崂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以及创新型企业群已经非常完善,这给金融城的打造提供了前提条件。”刘文俭说,尤其是崂山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具备其他城区不可比拟的优势,金融城建设后,资本+产业将犹如崂山区的两翼,势必成为该区最有力的经济引擎。专家还分析说,金融城的发展还会吸引金融法人、金融监管、金融行政及其全国性或区域性总部机构入驻,具备决策、监管、创新、资产转化等功能,同时,金融总部商务区还将通过引进各类数据管理、灾备维护、资金清算、法律咨询等相关金融配套机构,为金融城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真正成为金融产业聚集区的集散器和助推器。

    保险区域总部“破零”

    “父母年纪都大了,一直琢磨着给他们买点养老、大病保险,可在整个崂山区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够咨询的地方!”谈起自己的投保经历,家住国际名都的市民张平不停抱怨。“你看这几年崂山区发展这么快,为什么就没有相应的保险公司跟上呢?”

    张平的反应并不夸张。2008年以前,除了一些保险公司在崂山区设立了业务分支机构,整个崂山区保险机构的区域性总部数量竟然为零。2009年,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从香港中路搬至崂山区,成为保险行业第一个东进吃螃蟹的保险区域性总部。2010年年底,永诚保险青岛分公司也迁址崂山区。

    “从区域性总部分布来看,崂山区的保险机构在两年前的确一直是盲区。”青岛市保监局的相关人士介绍说,区域性总部,一般是指兼具管理、理财等综合功能的保险地市分公司,目前九成以上的保险分公司都集中在市南区。但随着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青岛分公司打响了东进的第一枪,近两年多家保险公司分公司都酝酿往崂山搬迁,今年安华农业保险青岛分公司也有望往崂山搬迁。这位人士表示,区域性总部大多具备了该公司区域性大客服概念,无论是服务的全面性还是时效性都是最好的,一些保险公司分公司搬到崂山区,无疑会推动该区保险服务水平的大提升。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未来足不出户就可咨询、办理各种财险、寿险业务也将成为现实,将大大方便市民的投保理财需求。

    “崂山板块”成耀眼金矿

    讲述华尔街金融帝国崛起历史故事的畅销书《伟大的博弈》,其作者约翰·戈登在致中国读者的信中说:“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而在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中,没有什么比资本市场更为重要了。”

    岛城向资本市场频频发起冲击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很多都打上了“崂山板块”的标签。

    从2009年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的成功上市,近一年多来青岛崂山区在资本市场表现抢眼:华仁药业、汉缆股份相继在创业板、中小板挂牌上市,麦迪绅在德国法兰克福挂牌。一年左右的时间,崂山已有4家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过会上市。不仅如此,崂山区还聚集了一大批上市后备力量:海信网络、黄海制药等7家企业计划今明两年内递交上市申请,另有20余家企业列入上市后备资源库。目前,崂山区企业已在创业板、海外板、中小企业板等初步形成了齐头并进格局。随着“崂山板块”日益丰满,将形成一批“10亿元俱乐部”,全区产业结构极大优化。

    无论是已上市公司,还是准上市企业,崂山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犹如一座“金矿”,对各类金融机构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券商等中介机构在特锐德、华仁药业、汉缆股份等企业上市中赚得盆满钵满,围绕上市,崂山拓展了金融商务的发展,金融商务平台的搭建,将会吸引更多的券商、会计、律师、审计师事务所、银行、信托公司等所有与资本相关的机构落户崂山。(记者 崔菁菁)

-

相关阅读

上一篇:打造总部经济
下一篇:老龄化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