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的食品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审视式发展,乳品市场也不例外。近几年,“乳品安全”全民关注。且日前,被称为史上最严厉乳业清理、审核工作结果公布,截止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107家企业停产整改,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这意味着,近1/3企业或将被清洗出局。在这次严格的审核中,第三个从内蒙古大草 市场阵痛: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质量者得市场 春节前后,内地民众在香港、澳门大量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一度造成香港、澳门进口奶粉供应紧张。这一现象让国内乳品行业深省:国人缘何要几番周折抢购进口产品,为何公众不买国产的账?答案仍旧是“安全”。 可喜的是,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正视了这一问题,尤其是那些目光长远的中型企业,它们能够从“前辈”的身上学到经验与教训,潜心投入研发、严把质量关。以儿童区域领先型品牌明太郎为例,为拓宽生产渠道、提高产能,明太郎一口气引进了数十条先进生产线后,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优化。短短几年,明太郎获得质量安全荣誉,接受了广大消费者的检验,不仅发展成为了山东地区儿乳领先品牌,而且成为华北地区最受欢迎的儿童乳饮品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明太郎在注重质量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与消费者心智的互动,以公益为手段,赢得消费认同。 重塑信誉:以公益之路树信誉,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纵观近几年来的国内乳品市场,不难发现,各大乳业在公益上的投入是逐年递增。三聚氰胺事件后,不少大企业把践行公益作为了其品牌修复,信誉重建的重要砝码,在其年营业额中拨出不少比重来投放公益事业,做公益似乎成了乳品企业毫无争议的必修课。 诚然,公益是企业在做强做大之后回馈消费者、回馈社会的不二形式。这正如同细水长流的理念,企业在公益上的付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明天做储蓄。事实证明,公益活动要体现的是企业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关乎天下苍生的情怀,一种精神,一种认可,而公益与长期回报之间,只会是正相关。显然,做公益,考验的既是企业对公益事业的决心,也是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恒心。在这种没有终点的赛事中,谁又将胜出? 乳品公益:利趋者争天下,德馨者济天下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公益事件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但受益者似乎离普通消费者很远。久而久之,公益在许多消费者印象里只是一种变相的宣传方式。 瑕不掩瑜,我们的身边仍然有很多好的公益活动落了地。尤其是乳品行业,不乏让人称赞的公益活动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笔者始终认为,让受众真正受益、开展有助于社会进步的公益活动就是好企业。正如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明太郎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携手开展的“亮眼睛成长计划”,不仅进行了现金和实物的捐赠,还把公益做到每个孩子身边。为山东地区试点学校的小学生打造“健智爱眼操”、并陆续为100多所贫困小学建图书室,改善贫困地区孩子的学习环境,并由总经理带头作出承诺,将会逐年增加投入,把公益进行到底。作为一个区域性品牌,明太郎能够率先在山东地区扛起了儿童公益大旗,呵护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显然可以让其它的企业得到一些启示。 明太郎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公益的睿智,也向我们昭示了公益的力量。做公益,永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若能做到让公益陪伴一个孩子的整个童年,这既是对实施者最大程度的肯定,也是其社会责任感的完整呈现。把情感和选择的综合基因移植到消费者的心智模式中,逐步培养起越来越多的忠诚消费者和拥趸,这才是企业公益的最佳境界。 俗话说,达济天下。达,是一种状态,济,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境界。在践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浑水摸鱼的逐利者最终会被消费者淘汰;而诚恳践行社会公益、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终将赢得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