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法治频道> 图片新闻 > 正文

安徽斥资2千万厚葬刘铭传遗骨

来源:北方网 2011-04-13 13:04:17

宝顶墓室。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作为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一生和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1884年,刘铭传临危受命,从家乡合肥出发赴台,抗击入侵台湾的法军,开启了台湾工业化、现代化之门。《台湾通史》评价刘铭传“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实创中国未有之奇”。

  1896年1月12日,60岁的刘铭传去世,然而,他的遗骨却因种种原因屡次搬迁、漂泊百年。就在昨天(12日),刘铭传终于魂归故里,遗骨终得安葬于故乡合肥的大潜山。刘氏后人感慨地说,这次安葬遗骨,刘铭传总算是落叶归根了。

  从合肥到肥西大潜山,不到百公里的路途,刘铭传走了115年。在历经六次搬迁后,台湾首任巡抚的遗骨终于落叶归根――安葬在故乡肥西县大潜山刘铭传墓园。

  为了凭吊先祖,刘铭传在台湾的后裔刘学藩特意从台湾快递了一包台湾的泥土,由家人洒在墓前,安慰先祖在天之灵。

  刘铭传第四代后人刘文戴:按照先祖的遗愿,落叶归根,大潜山是他的根基。

  刘铭传生前对家乡的大潜山饱含深情。少年刘铭传曾登上大潜山仰天长叹:大丈夫当生有爵位,死有谥号!刘铭传成名后自号‘大潜山人’;他创作的诗作也命名为《大潜山房诗钞》。

  此次遗骨安葬仪式,受到海峡两岸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台湾铭传大学校长李铨等发来函电,表达对刘铭传先生的敬仰、对先生遗骨入土的欣慰。

  为了此次安葬,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范光陵还专门带来了两件特殊礼物,由其创作的“刘公铭传文”,和一副诗意油画,上写“海峡长风长,长击两岸心”。

  范光陵:刘铭传先生在两岸种下了光辉的种子,台湾人永远想到我们的祖国,想到我们的亲情,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

  刘铭传,这个名字已真真切切地融入了台湾历史:在台北闹市区的“二二八”公园,刘铭传铜像就安身于大潜亭上,公园里有刘铭传1888年题书的“急公好义坊”,还有当年由刘铭传亲自取名的火车头“腾云号”;在台湾,有以刘铭传名字命名的大学和小学,铭传大学教职员工、学生数在台湾地区157所院校中排名第六;在台北南港,山环水绕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刘铭传与台湾史的研究是他们的一个重点;在沪尾炮台,刘铭传题写的“北门锁钥”仍在,在基隆炮台,刘铭传题写的“海门天险”依存。

  巍巍大潜山,承载着刘铭传儿时的梦想,如今也是他的安身之地,漂泊百年之后,自号“大潜山人”的刘铭传将永久安息在这片故土上,背靠着他念念不忘的青山,面向他的出生地――刘老圩。

  肥西县副县长吴光艳:刘铭传墓园的选址由肥西县人民政府、史学专家和刘氏后人精心选择,按照清朝一品官员墓葬建立,占地3.34公顷,高146米,整个墓园由照壁、神道、碑亭华表、石像生、祭祀广场等组成。

  当年,跟随刘铭传抗击外敌牺牲在台湾的淮军将领遗骨,也将会陆续安放在这里。

  刘铭传第五代玄孙女刘学馥透露,除了此次在肥西县的安葬外,刘铭传的一部分骨灰还将安葬在台湾,目前海峡两岸相关人士正在进行商讨。而几天后的4月18日,安徽省长王三运将率代表团到台湾举办主题为“铭传亲缘宝岛行”的经贸文化考察活动,并向台湾铭传大学赠送刘铭传铜雕塑。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上海染色馒头作坊生产环境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