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今年中小学招生政策发布 职教凸显四大变化

来源:青岛财经网-青岛财经日报 2011-04-13 12:02:34

    记者昨日从青岛市教育局召开的2011年全市中小学的招生工作会议获悉,今年全市中小学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稳定。义务阶段教育继续采取就近免试入学的办法,初中学业考试的主要科目、形式、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等均保持不变,高中招生继续实行按行政区域招生录取和注册学籍政策。和去年相比,今年政策变化最大的一点是,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调整了指标生的优待政策,指标生优待分值由20分增加至30分。我市一批次的八所高中的

60%指标生将均衡分配到市内四区所有初中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

    免试就近入学提倡小班化教学

    今年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预计85000人,比去年增加4000人;其中市内四区15500人,比去年增加500人。全市初中招生75200人,比去年减少8100人;其中市内四区15100人,比去年减少400人。 “今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政策保持不变,小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入学可在招生片区内通过电脑派位或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的方式进行。 ”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姜元绍介绍,全市各中小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招生、入学相关的学科化选拔测试和面试,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均须通过电脑派位等随机录取的方式录取新生。

    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全市中小学将继续控制班额,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并要求已经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的学校应坚持做好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区(市)可扩大小班化试点范围。特殊教育方面,今年青岛市盲校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市招生,市中心聋校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市内四区招生,各普通学校都不得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同时,初中学校可以继续招收特长生,但招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人,各学校也不得以招收特长生为名对有关学生进行任何学科化考试、选拔。

    普通高中招生

    优质高中60%指标分配到初中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88900人(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300人),比去年增加6900人;其中市内四区毕业生13400人 (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050人),比去年减少700人;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42300人,其中市内四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600人。

    据介绍,除经市教育局批准外,五市三区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所在行政区域招生,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市内四区招生。跨区(市)就读的初中毕业生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中招生报名、考试和录取。任何高中不得录取已被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学生,不得录取未在本行政区域内参加学业考试的学生。

    另外,今年我市将继续实行将优质高中的指标生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根据要求,各区市将根据各自实际,至少将2所优质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名额的60%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指标生由初中学校根据学生三年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推荐,并参加学业考试。对于部分优质高中也可采取自主招生的办法录取学生的,优质高中自主招生在学业考试之前进行,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市教育局要求,优质高中自主招生要淡化纸笔考试,进一步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推荐直升中的作用。优质高中自主招生的比例,不低于招生总数的5%,不高于招生总数的30%。

    各高中学校允许继续在完成计划招生的前提下,招收少量的择校生,并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择校生录取分数应在该校计划内录取分数线下30分以内,择校生人数应控制在学校实际招生总数的30%以内。

    青岛十七中“福彩致明奖学金班”招生,名额分配为:崂山区1名,黄岛区2名,城阳区3名,即墨市5名,胶州市6名,胶南市5名,平度市10名,莱西市8名,共计40名。被推荐学生为各区(市)品学兼优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应届初中毕业生,且学业考试成绩原则上各科均要达到A等。青岛二中招收崂山区考生50人。由崂山区按1:2的比例推荐,在青岛二中参加市内四区的统一学业考试,按照成绩择优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由崂山区教体局负责安排。

    青岛市盲校、青岛市中心聋校高中阶段继续面向全市招生。各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的盲、聋初中毕业生,在参加统一的学业考试后,未被各类学校录取而符合上述两校招生规定的,经本人同意后,可由两校择优录取。

    普通高中招生班额原则上控制在50人以内。市教育局将统一下达各区(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对于普通高中超计划招生的学生,将不予以注册学籍。

    职业学校招生

    “九个坚持”“四个变化”

    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马宗明介绍了今年我市职业学校招生相关政策,今年,我市共计划招收中职学生6万人,本地生源职普比例保持在1:1。

    据介绍,今年我市职业学校招生将继续坚持九项政策:一是坚持 “一次计划,两次录取”的招生办法不变,同时继续组织报考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网上报名。二是坚持报考职业学校的考生不得兼报普通高中、普通中专的政策不变。三是坚持学费标准不变,同时继续免受报名考务费。四是继续协调人社部门进行招生和录取。五是继续举办市内四区职业学校招生咨询会,今年我市招生咨询将安排在5月7日,在青岛二中分校举行。届时将把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行动和招生咨询会结合起来,由各职业学校在会场外组织教职义工免费为参加咨询会的家长、学生提供便民服务。今年,各职业学校在招生计划中增加了专业技能方向、对应职业工种、继续学习专业举例等栏目,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有针对性地选择职业学校。六是继续严格控制新增专业,防止出现专业重复无序设置和恶性竞争。此外,市教育局将鼓励各职业学校增设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的紧缺专业。七是继续严格控制面试加试的专业,避免考生及家长在职业学校之间来回奔波。八是继续允许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第二次招生。九是鼓励和支持各职业学校开展东西部联合办学。

    马宗明表示,今年职业教育招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改革职业学校二次招生录取方式,将二次招生报名由各学校分散报名改为实行网上报名。其次,我市将严格控制局属学校扩招市内四区学生,二次招生扩招计划将由原来的20%缩减至10%。再次,我市将全面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的招生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将“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农民工、在职职工等6类人员纳入招生对象”。最后是规范新增专业的审核程序。我市将组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到申请新开办专业的学校进行初步审核,符合基本条件的将批准其开展专业建设,待完成后再予以验收审核。

    市内四区中学招生政策解读

    市内四区中学招生政策尤为受人关注,本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让读者更全方位地了解我市今年市内四区中学的招生政策重点。

    高中招生:

    一、二志愿实行不降分录取

    在填报志愿时,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专之间不得相互兼报。普通高中填写三个志愿,其中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一批次普高,首先从会考科目等级成绩至少2B2C (含2B2C)的学生中,按考试科目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他公办普通高中,首先从会考科目等级成绩至少4C的学生中,按考试科目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考试科目成绩相同的,则会考科目等级成绩中高等级多者优先。

    普高将按照志愿顺序,第一志愿落榜,不降分,参加第二志愿学校录取;第二志愿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再录取第三志愿考生。第二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从第三志愿考生中录取。按照报考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从服从分配的考生中录取。

    差额录取按1:1.05比例投档

    另外,对于平时成绩优秀、表现突出且考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招生学校投档线的考生,高中学校可根据学生初中三年的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情况,由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集体研究后择优录取。各校差额投档录取办法由各高中学校自主确定,报市教育局审查批准后公示、实施。差额录取的学生名单及综合素质情况要在校内公示。差额录取的学生属计划内招生名额。市教育局按学校招生计划的1:1.05比例向高中学校投档。

    “福彩奖学金”市内四区招40人

    同时,青岛十七中“福彩奖学金班”在市内四区招收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招生名额不超过40人。实行“五免一补”(即免学杂费、书本费、校服费、住宿费、保险费,并对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单独录取、编班,校内寄宿。报考“福彩奖学金班”志愿而未录取的考生,该志愿等同于青岛十七中普通班志愿,参加青岛十七中普通班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福彩奖学金班”的指标生,在青岛十七中普通班录取时享受指标生待遇。

    初中招生:

    局属初中招生范围各有不同

    今年,青岛实验初级中学(原青岛育才中学)、青岛三十七中继续面向市内四区招生,报名时间为5月21日、22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青岛十六中、青岛三十九中普通班纳入学校所在区招生范围,招生方式与所在区片公办初中学校相同。

    特长生招生方面,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四区招收特长生;青岛十六中、青岛三十九中普通班面向学校所在区招收特长生;青岛三十九中艺术班面向市内四区招生。青岛少儿艺校毕业生需达到青岛三十九中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要求后,方可升入青岛三十九中艺术班;未达到要求的学生,根据青岛少儿艺校所在区的招生政策升入相应初中,也可申请调拨至户籍所在区就读。

    区属公办初中全部就近入学

    每年,市内四区的“小升初”划片方案受家长们关注都很高。今年区属初中学校也将分公办和民办两种类别学校分别进行。公办初中以小学为单位,由区教育(体)局按区片,通过整体调拨或电脑派位方式升入初中。民办初中招生。报名、录取仍分两个阶段。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录取。第一阶段招生报名可面向市内四区,第一阶段招生不足的,面向学校所在区招生。第一阶段招生时间为5月21日至5月29日,第二阶段为5月31日至6月6日。

    ■提醒

    市内四区普高网报时间

    今年市内四区初中学业考试(普通高中招生)报名将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报名的时间为5月21日至27日,报名的网址为。

    市教育局提醒广大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地址进行报名。在报名时需选择自己的报考志愿(含公办普通高中志愿是否同意择校、是否服从分配)、填写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和考生的其他信息。其中考生第一志愿、监护人有关信息、家庭住址邮政编码等信息为必填内容。考生报名信息填报完成并确认提交后,应同时打印《青岛市市内四区普通高中招生网上报名信息表》。考生再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时只能查看、打印,不能再修改填报的内容。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须持本人的《青岛市市内四区普通高中招生网上报名信息表》到第一志愿高中学校现场确认报名。时间为5月28日、29日。

    ■关注

    四类初中生升高中享加分优待

    根据市教育局有关规定,今年我市四类初中毕业生在升高中时享受加分优待。其一,初中阶段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最高加5分,不累计计算。其二,烈士子女(持国家颁发的“烈士证”及复印件并经毕业学校在复印件上盖章认定)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时降低20分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持师(旅)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证明并经毕业学校盖章认定、军人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时降低20分录取。其三,因公牺牲军人子女 (持因公牺牲军人证明书及复印件、并经毕业学校在复印件上盖章认定)降低10分录取。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 (持残疾军人证及复印件并经毕业学校在复印件上盖章认定)降低10分录取(旧版“革命伤残军人抚恤证”的特等、一等、二等残疾军人子女享受对等待遇)。其四,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持市侨办制发的华侨证及市侨办证明)、少数民族子女(持本人户口簿及复印件并经毕业学校在复印件上盖章认定;非青岛户籍少数民族子女还须持当地公安派出所加盖户口专用章的户籍证明并经毕业学校盖章认定)、台湾籍子女(持市台胞联谊会出具的有关证明并经毕业学校盖章认定、本人的户口簿)加5分。该项规定范围内的考生,升高中总分低于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10分以内的,可由市教育局统一调拨到一般公办普通高中。

    以上第二、第三、四项优待政策,只在高中学校计划内录取时有效;有多项优待类别的只享受最高优待,不累计。为确保考生加分优待材料的真实性,市教育局将在高中报名结束后进行审核确认,同时在青岛教育政务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所有享受加分优待政策考生信息同时通过区教育(体)局返回到初中学校,由初中学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公示。

-

相关阅读

上一篇:百亿投资基金投入青岛蓝色经济区 为国内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