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水泥构件从养殖池中捞出后装到船上,在GPS事先确定的海面上投入海中……春节过后,只要海上没有风浪,王哥庄海域人工鱼礁项目负责人王金霞都会指挥工人们向这片海域的人工鱼礁群中投下这些经过浸泡的水泥构件。 “现在并不是投放人工鱼礁的季节,却是藻类移植的最佳时机。经过一个冬天的放浆繁殖,这些水泥构件上粘满了各种藻类,投到海底后很快就能向其他礁体扩散,加快藻类繁殖。” 目前,我市已经在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岛海域、石岭子礁海域、斋堂岛海域启动5处人工鱼礁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的人工鱼礁区将达到8处,每处鱼礁区规划面积300公顷,共计2400公顷。 已经启动建设的人工鱼礁中,王哥庄海域的人工鱼礁是最早启动的一个。2004年以公司化运作这一项目以来,这一海域人工鱼礁中的海参、鲍鱼在去年的评估价值已经达到116亿。同样是在去年,这一人工鱼礁区域收获的100万斤鲍鱼、80万斤海参,价值达到1.6亿。 依此类推,全市8处人工鱼礁全部基本进入产出期后,经济价值可见一斑。但人工鱼礁项目的收获并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过度的捕捞让近海无鱼可捕,还把海底植物一扫而光。海洋中,所有的生物繁殖全在近海的潮间带中进行,做人工鱼礁一是给海洋生物搭窝,同时也阻止了捕捞渔船向人工鱼礁区域靠近。”王金霞说。 在我市海洋渔业相关专家对人工鱼礁作用的定义中,其对海洋生态的作用是修复,而不是恢复。全市8个人工鱼礁项目相继启动后,近海人工鱼礁的布局空间将几近饱和,仅靠这8个人工鱼礁项目远不能支撑起近海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样也不能提供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海鲜。 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在让人工鱼礁加速启动的同时,也决定了捕捞业必须向深海迈进。“一出海就赔钱,出一趟海打百八十斤小鱼、卖二三百块钱。”这是诸多小鱼船面对的生存现实。与这一现实相对应,全市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已经由2005年的7227艘减少至2010年的4996艘。 残酷的现实面前,率先走向深海的渔船提前尝到了甜头。从去年开始,位于胶南的青岛大禹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打造了一支拥有18对450马力以上大马力渔船组成的船队。截至目前,每艘大马力渔船的年净收入达到150万元。受这一利好消息驱使,仅在胶南,今年上半年还将有20艘大马力渔船建成下水。初步预计,我市“十二五”期间,450马力以上渔船将达到100艘,远洋渔船达到30艘,年捕捞能力能达两万吨。 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人工鱼礁与远洋捕捞的结合使我市蓝色粮仓的建设走上正轨,但要让这一粮仓达到稳定高产,必须有陆地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的保障。“受海水污染、海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海水养殖、捕捞作业均存在不稳定因素,要达到高产稳定的目标,必须在陆地上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的低碳养殖模式,把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工业,达到旱涝保收。”这名负责人说。 在即墨,我市着力打造的青岛市海珍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树立起了规模化、标准化的标杆。基地建成前,这里是已经闲置的盐田和部分虾池。经过高标准改造,目前已经建成A、C两区7600多亩的海参养殖池。“盐田的收益是每亩二三百元,虾池的收益是两三千元,海参养殖的纯收入每亩在3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韩德山说。目前,基地里的养殖池已经被抢租一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分别实现海参、鲍鱼、对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10万亩、5万亩、5万亩。 人工鱼礁、远洋捕捞、标准化养殖……呼应我市正在构建的健康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业、科学合理的渔业增殖业、名优质良的水产种苗业、高附加值的水产加工业、装备先进的海洋捕捞业五大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人表示,五大体系成型后,青岛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水产品总量到125万吨,渔业总产值500亿元的目标。(韩光亮) |
上一篇:建设蓝色经济区 青岛当好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