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探访青岛三千自闭症儿童 难找到肯接收学校

来源:青岛晚报 2011-04-02 18:12:34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一直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对你的话充耳不闻,常常有看起来古怪的举动,无缘无故地哭和笑——这群孩子被称为自闭症儿童,因为一部《雨人》的电影也被称为 “小雨人”。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在青岛,约有三千名患者需要更多的关爱。过去,很多岛城轻度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因为找不到愿意接收孩子的学校,到了上学的年龄后,只好让孩子继续呆在自闭症康复训练机构,而现在,在一些普

通小学的课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小雨人”的身影。

    老师从点头摇头引导

    在市南区文登路小学一个一年级班级,小欢(化名)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不爱说话缺少表情。班主任邹老师还记得,早在入学报到的时候,她就发现这名小女孩与其他孩子不一样,无论她怎么努力,和小欢交谈沟通得到的都是毫无表情的脸和一言不发的沉默。这种情况让邹老师很着急,最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来帮助孩子表达。

    “比如收作业她没有交,我在问完问题之后,就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都说出来:‘是不是忘记带了?’‘是不是忘记让家长签字? ’她只要点头或者摇头就可以了。”一点点的努力渐渐有了效果,几个月后,面对老师的提问,小欢开始用点头、摇头来回答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现在小欢已经可以在课堂上读课文,下课后能和其他同学进行简单交往交上朋友,甚至还能向老师反映一些同学们的小问题。“这个孩子能正常地和同龄人交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希望以后她会变得更开朗更优秀。”

    特殊学校自闭生居多

    位于市南区观象二路15号的青岛三江学校是市南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主要是低智力6岁到20多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其中部分学生伴有脑瘫、自闭症、癫痫等病症,行走及自理困难。三江学校校长战永华表示,“其实现在我们身边的自闭孩子越来越多,以前自闭生约占所有学生的30%,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35%-40%。 ”记者了解到,三江学校里,最小的自闭生7岁,最大的已经24岁,正在接受职高阶段的特殊教育。

    感觉统合课、健康训练课、语言训练课……在这所特殊学校里,自闭生接受的教育也是特别的。在健康训练课上,年轻的特教老师正在帮助包括自闭生在内的孩子们做精细动作,来训练小肌肉群,一遍遍练习从系扣子到拧螺丝帽的基础动作。 “这是在训练专注力,让孩子们眼手一致协调。 ”老师培养自闭生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学会穿衣戴帽、择菜叶等生活技能。

    据介绍,三江学校的经验是开放式办学,借助社会力量,让家长也走进课堂,一方面和孩子一起上课,一方面充实队伍。在这里,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组成了一支最特殊的团队。记者董 真

    新闻由来

    雨人

    一部由影帝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雨人》。 “雨人”的来历,是主人公雷曼咬字不清,总是把自己叫成“瑞曼”,在英文里就写成“ RAIN MAN”,从字面上硬译,就成了“雨人”。 “雨人”指的是患有“自闭症”的一类人,是被排除在正常人世界外的。现在“小雨人”是用来称呼患有自闭症即孤独症的孩子。

    200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

相关阅读

上一篇:探访岛城现代守墓人 22人守护着百亩墓地(图)
下一篇:青岛市区最大单体墙体广告被拆 耗19小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