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科技频道> 数码 > 正文

小家电维修惯行挟件提价 维修不专业成通病

来源:山东商报 2011-03-24 14:13:49

    因为更新换代太频繁等原因,近两年小家电维修已成为公认的难题。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小家电维修难的同时,不少维修点借着小家电配件市场专业性强、消费者无处购买适合的替换件等,将挟件要价作为提高收费的手段,与此同时,市场上有些打着专业招牌的维修点,甚至没有维修资质。

    小家电维修价格高

    挟件要价成惯用提价手段

    最近,省城市民孙先生家用了一年半的电饭锅保温装置失灵了,他找到厂家指定的维修中心要求维修时,被告知已经过了保修期,所更换的零部件和工时费要自己支付,算下来大约200多元。

    因为觉得太贵,孙先生就按着楼道里贴的“家电精修”小广告,找了另外一家的维修人员,一番检测之后,维修人员告诉他,电饭锅的电路控制装置损坏导致保温装置失灵,更换零件的费用为180元。随后,孙先生上网查阅后发现,电路控制装置最贵的不过80元,但因为自己不懂具体型号和安装方式,最后还是交了160元请维修部处理。不过维修人员安装的时候,孙先生发现其提供的电路板没有包装、说明书和产品商标,“维修人员解释说是直接从厂家拿来的原件,但我怀疑所谓的新零件是不是回收的二手配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小家电产品在省城家庭的普及率颇高,使用量也大,但同时小家电的维修也成为让消费者头痛的事情,据济南市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字表明,2010年涉及小家电维修的投诉同比增长10.6%。

    记者近日调查市场发现,“挟件要价”和“挟技要价”是目前小家电维修行业提高收费标准时惯用的手段。“小家电配件市场专业性强、消费者无处购买适合的替换件,维修部经常利用这些情况,凭借手头可通用的部分零件向消费者狮子大张口,几元、几十元的零件可能要价几百元。”曾在一家电维修点做过维修技师的郭先生表示,替换件的来源很复杂,有很多是“三无”产品,有的还是替换下来返修的二手件和拼装件。同时,维修部还利用技术优势,谎报故障类型,当消费者比较急迫时,往往会加收开机费、检测费、安装费等各类费用。

    服务外包+市场频繁洗牌

    “专业维修不专业”成通病

    “维修经营者使用三无产品和返修件、拼装件的行为,其本质是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谎报故障、提高维修金额则属于欺诈消费。”对于目前小家电维修行业的乱象,济南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冯京凯建议,消费者维修前不妨货比三家,并签好维修合同、留好维修凭证以备纠纷维权。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小家电维修行业收费混乱、检测随意、效率低下等乱象的背后,其实是缺乏维修资质这个行业通病。

    近日,记者在省城街头发现了一张“专业精修”广告卡,顺着卡片提供的地址找到维修点时发现,所谓的专业维修点位于居民楼内,没有营业执照,一般也不接受消费者送修,配备的“专业”设备就是测电笔、电焊枪等简单装备。当问及老板和两名技师有无专业资质时,一名技师称“干这行已经5年了”,一名则拿出了某技术培训学校的证书。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家电维修点还常以“某某品牌授权维修点”、“联网售后单位”、“专业精修20年”等名头进行宣传,实际根本拿不出任何授权文件和从业经历。

    对于维修行业的混乱状况,某国产家电品牌驻济分公司的蒋先生表示,这跟生产企业委托外包售后服务的经营方式有直接关系,“生产企业知道家电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但售后服务的人、财、物成本都很高,只有销售的产品在某一地区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建立维修站点才不会亏钱,不然就是赔本赚吆喝。”基于这种考虑,不少生产企业干脆把售后服务交给代理商,“代理商经常根据市场变动更换代理品牌,更换了之后之前售出产品的售后服务也就置之不理了。”

    与此同时,近年来小家电市场频繁洗牌也导致维修行业乱象频发,“不少品牌都退出了市场,原来的产品不再继续生产,售后服务也随着消失了,对这些孤儿小家电,销售商和生产商不管不顾,缺乏维修资质的‘草台班子’就有机会趁虚而入了。”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汉王亏损加大欲转型 称将走亚马逊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