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开发区警方接报警 男子称某业务大厅将投炸弹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3-23 14:43:03 字号:TT

  29岁的王某前往青岛开发区某单位业务大厅办理业务时,因不满预约排号已满,便在一超市以虚假身份信息购买手机卡,匿名报警谎称有人在大厅内投放爆炸物品。当日,仍逗留在大厅内的王某被警方逮个正着。近日,王某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

  报警称有爆炸物

  2010年12月24日上午9时许,29岁的王某来到开发区某单位的业务中心大厅办理相关手续,等他赶到后却发现,该大厅上午的服务预约号已经排满,他想办业务的话只能等到下午了,这让王某心中十分不满。

  为了发泄心中不满,王某来到附近的小超市,以身份证正在办理相关业务为由,通过填写假的身份信息,从超市经营者手中购买了一张新的手机卡,并用这张手机卡匿名拨打了“110”报警谎称:“今天上午,在某单位业务中心的大厅内可能有人要投放易燃易爆物品。”

  警方当场将其抓获

  公安机关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展开安全隐患排查,并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警方随即回拨报警号码进行核实,却发现该手机号码已经无法接通。警方怀疑是报警人故意报假警,扰乱社会秩序、制造恐慌,随即对此展开调查。

  办案民警联系通讯公司得知,报警的手机号刚刚开通,就从业务大厅旁的小超市售出。随后,民警通过超市监控录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并在业务大厅内将逗留在此的王某当场抓获。案发后,王某对自己编造恐怖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被判拘役6个月

  黄岛检察院对王某以涉嫌编造恐怖信息罪提起公诉。近日,王某被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由于没有领到预约号,我心里很不舒服,就想找个机会报复一下,而且报完警后就将手机关机,并把刚买的手机卡扔到厕所里,以为这样做神不知鬼不觉,没人能找到我。”王某悔恨地说,早知道是犯法行为,他说什么也不敢谎称有爆炸物。

  黄岛检察院检察官介绍,刑法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徒刑。

  新闻延伸

  手机实名仍有“真空”

  去年9月1日开始,酝酿5年之久的手机实名制正式实施。迄今大半年过去,记者调查中发现,三大运营商的营业厅都严格执行“实名登记”,但在其他渠道,消费者不出示身份证仍可以买到手机卡。

  手机实名成“空文”

  “老板,没带身份证可以办手机卡吗?”昨日下午,在开发区开拓路上的几家小店里,记者看到墙上张贴着写满号码的纸,便上前询

  问。“我这里的号码随便你选,

  什么证件都不要。”老板

  说道。

  记者装作挑选号

  码,询问老板是否知道已实施手机实名制。“我们的确接到了实名登记买卡的通知,但现在买卡的人本来就少,而且就算用身份证买,我们也辨别不了人家用的身份证是真是假,所以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板同时表示,“中国13亿人口,哪这么好推行啊。”

  假身份证号可办卡

  “手机实名制在我们这里没用,稍微动点脑筋就能办到新的手机卡。”开发区牛女士说,她知道有很多人用化名、报假身份证号即可新开手机卡。随后,记者在开发区丁家河社区的小商店,从老板手中挑选了一个号码,付钱时故意称忘带身份证,并随意在表上填写了一个化名和假身份证号。很快,老板将信息登记好后就将卡交给记者。

  记者采访中发现,市场对非实名制手机卡需求量依然很大,特别是流动人口,一般都会选择非实名制手机。“主要是方便,我们这样的人流动性很大,明天就可能换一个城市,如果要是实名制手机还得去销户,麻烦。”在开发区打工的郭先生这样说。

  买家有需求、卖家有利润,这就给非实名制手机制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实名制在这里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