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崂山: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经典之作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21 10:21:47 中工网——《工人日报》    新闻报料

  (《山海奇观——崂山》油画作品长12.77米,高2.85米,由崂山风景区管理局专职画家孙正亮历时6个月创作完成,构画描绘了“海上名山第一”——崂山的山海景观在春天清晨的奇秀景色。)

  青岛旅游看崂山。作为青岛旅游业发展龙头和风向标的崂山风景区,近年来,以打造全国一流风景名胜区为己任,加快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步伐,取得了累累硕果。2011年新年伊始,在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为国家发展战

略之际,1月14日,崂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这是继2009年取得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之后,崂山风景区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殊荣,青岛也一举拥有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崂山风景区人性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青岛的山海城魅力更加突显。

  “5A创建标准契合了景区发展的前瞻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否科学发展、人性化管理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通过创建促发展是加快崂山区乃至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纳入全区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衡量崂山风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成效,关键看是否满足游客的需求,是否始终如一地得到游客的认可,游客的满意才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最高标准,只有游客认同了,崂山才是真真正正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崂山才真正具备了一流风景名胜区的竞争力,拿到这块5A金字招牌才会更具说服力。”崂山区委书记、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慕建民早在创建之初,就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景区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上就发出了总动员令。至此,一场全区上下齐参与、景区和社区联动,声势浩大的5A创建工作拉开了序幕。

  崂山风景区作为一个传统型景区,在创建5A这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中,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重要。对此,崂山风景区充分利用2007年体制调整以后、与崂山区合署办公的优势,建立起景区联席会议制度,由崂山区公安分局、旅游局、行政执法局、相关街道办事处等12个成员单位组成,开展联合执法,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为5A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统一各个层面的思想认识,崂山风景区专门印制发放包括《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知识问答》、《崂山风景区应知应会知识点》、《崂山风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应知应会知识手册》和《创AAAAA,树精品,共迎四海宾朋——致驻景区社区居民和经营业户朋友们的一封信》等资料,让景区干部职工和社区居民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景区和社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大局上来。

  5A级旅游景区标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评比系统,评比项高达100多项,而覆盖面之广、标准要求之高是空前的。为抓好标准的落实,景区管理局专门成立5A创建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负责创建工作的综合协调和调度检查,以便及时检查整改创建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从社会上聘请义务监督员,不定期深入一线开展义务监督。义务监督员张树枫深有感触地说:“正是景区真抓实干的作风感染了我们,我提交的几个问题,领导都是在第一时间里给出办理批示意见,交由相关部门单位去落实,这种正视问题的勇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是难能可贵的。”

  完善硬件建设,升级配套服务功能。硬件设施作为景区旅游功能实现的重要支撑,其档次水平、功能便捷化程度等要素决定着游客的整体感受。为给游客提供顺畅有序的交通环境,经过分阶段综合整治,建成193公里车行道路,30公里游览路,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游览交通网络。建设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生态型停车场17处,基本满足了旅游旺季的停车需要。配合自驾游时代的到来,更换符合国家标准,中、英、日、韩四种文字的标志牌及公益广告牌300多块,为游客自助游览提供了便利。

  为改变长期以来游客“望海兴叹”的现状,崂山风景区从建立完善海陆旅游格局、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入手,积极推进崂山海上观光项目的实施,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专业游艇公司运营崂山海上观光航线,投资达4000多万元。崂山海上观光航线开通后,游客可以真正领略“海上名山第一”的瑰丽景色,体会山海一体的独特魅力。

  围绕给游客提供快捷的通讯、邮电和消费服务环境,在各主要景区点相继设置开通了移动电话发射基站,设立公用IC卡电话40余部,实现游览区3G无线网络和通信服务网络全覆盖,极大提升了景区信息化服务能力。在太清、北九水停车场设立邮政代办点,增加邮政纪念等服务功能,出版发行崂山邮票纪念册和崂山画册,为游客深入了解崂山提供了重要载体。安装银联POS机31部,使崂山风景区成为全国率先实施门票刷卡销售的景区之一。

  在建成启用大河东、仰口临时客服中心的基础上,经过规划论证,正式的崂山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入启动阶段。建成北九水临时客服中心。为中外游客提供更加完备周到的服务。

  在创建过程中,崂山风景区对待创建标准不是简单的物化,而是通过机制创新等软科学手段,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抓住工作重点和难点,找准工作突破口,努力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

  2009年8月以前,尤其是旅游旺季期间到过崂山的游客,感受最深的就是崂山的交通难问题,一到旺季,路上堵个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行车难”让游客身受堵车之苦。

  为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景区道路狭窄,景点停车位少,旅游旺季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隐患增多和游客旅游舒适度下降等问题,切实提升景区旅游品质,让畅游崂山不再是游客的奢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入调研,一个创造性构想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景区+景点”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启用大河东、仰口临时客服中心,开通旅游观光车。主要游览景点,实行相对严格的封闭式管理,设立电子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景点以外区域,对非游览车辆实行相对宽松的管理,允许按规定的线路行驶;游览车辆集中停放在客服中心停车场,游客购票后换乘旅游观光车到各景点游览。2009年8月18日实行新管理模式后,崂山南线的旅游环境为之一新、秩序井然,达到了预期效果。

  谈及这一创新性管理模式,崂山区区长、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杨鹏鸣介绍说,“实行新模式后,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92辆欧Ⅲ标准环保观光车,将南线景区6个景点有机连为一体,不仅免费往返,而且乘车便捷,一批以往通行不便但文化内涵丰富的景点进入游览视野,游客的旅游充实感和体验度大幅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难题,有效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和尾气污染,实现了景区和当地群众互利共赢。下一步,我们还将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北九水游览区,通过建立便捷高效的内部交通网络,营造安全、快捷、环保的交通环境。届时,一个大崂山、大旅游的全新框架将浮现出来,让中外游客最大限度体验崂山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旅游品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崂山景区推特惠 三八节女士10元可游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