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系西藏 大爱无疆——武汉大学教授杨昌林33年如一日关爱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纪实 75岁的武汉大学教授杨昌林,33年如一日关爱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为促进西藏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为西藏培育专门人才竭尽全力,深受藏族学生的爱戴。 33年如一日,关爱武汉高校藏族学生近万人次 1965年,杨昌林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主动申请并赴藏工作,在昌都地区工作了一年多,又申请前往西藏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阿里地区工作了12年,在阿里和藏族姑娘次仁德吉相爱成家。1976年,积劳成疾的杨昌林高原性心脏病发作,一度昏迷10个小时,野战医院紧急抢救,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限牵挂,1978年杨昌林和次仁德吉调入武汉大学工作。至2005年,他和爱人一起,筑起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武汉之家”;2005年爱人去世后,古稀之年的杨昌林,执著延续对藏族学生的关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几十名、到九十年代的一两百名、再到如今的五六百名,就读于武汉高校的西藏学生,生活上几乎都得到过杨昌林家的关爱。杨昌林说,33年来,他家接待、帮助过的藏族学生近1万人次,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用在了他们身上。 2008年初,冰雪灾害使南方交通大面积瘫痪。已回湘西老家花垣县的杨昌林急了,“肯定有很多孩子回不了西藏,必须回去看看!”他顾不上与姐姐团圆,决定回武汉。而从县上赶回武汉竟用了两天两夜:县长途客车停运,老人高价租车,在结冰的山路上摇晃着连夜赶到吉首挤上到怀化的火车,在怀化火车站冻了一天一夜,最后才搭上回武汉的火车。72岁的老人到家后只休息6个小时,天一亮就赶去十多里外的武泰闸蔬菜批发市场,因老人每月退休金仅2600元,而批发市场的排骨每公斤比学校超市便宜3元多,蔬菜也新鲜。在批发市场买了肉和菜,回到武汉大学下了公共汽车,扛着40多公斤的肉和菜,老人在冰雪路上走走歇歇,到家时内衣已全部汗湿、外衣则被雪水泥水浸湿。从藏历年三十到初七,老人整整忙了8天,将滞留在武汉的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里过年。 华中师范大学的吉吉等武汉近十所高校的十多名藏族同学,讲述杨老师关心其生活的爱心故事几乎一样:进大学,就被杨老师接去吃迎新饭;逢年过节,与他团聚联欢;杨老师家房子虽小、家具陈旧,但很温暖;他生活节俭,对同学们却很大方;每次离开,总叮嘱“下次再来”。 “藏族同学们遇到困难,我都会热情帮助解决。”杨昌林说,他每年都坚持请入学的藏族学生吃迎新饭,为藏族毕业生开欢送会;平时,又依据藏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国庆节、藏历新年等节日,组织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如武汉高校藏族学生国庆联欢活动,已举办了16届,“各校学生轮流组织,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并渗透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等内容,锻炼提高了他们的组织、社交能力,还吸引了外地外省的西藏学生参加。” “他们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对藏族同胞情深似海。”西藏日喀则萨嘎县检察院检察长尼玛次仁说。1991年夏,在武汉司法学校学习的他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杨老师和爱人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精心照顾、喂汤、擦洗身子,在家做好营养饭菜送到医院,还鼓励他积极治疗,帮助他奇迹般地痊愈。毕业回西藏后,尼玛次仁给杨昌林家写信:“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给阿妈、阿爸看”。 关心藏族学生学习,为西藏培养专门人才竭尽全力 “西藏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受高原气候影响,援藏干部无法长驻;西藏的发展和安定,更需要专门的本地‘永久牌’人才。”在雪域高原奋战过13年的杨昌林深知,西藏的发展,关键还要靠科技、教育和人才。 “杨老师不断鼓励我,一定要读研究生!”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达娃扎西说,大学四年级时系里保送5名研究生,但只在前6名内选录,尽管他成绩在藏族学生中很好,但在班上名列第9。杨老师去教务部、研究生院反复争取,保送名额增加一名,使他得以继续深造。华中师范大学藏族学生巴桑曲珍,不是英语专业学生,未能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杨昌林多方奔走,找到教育部经民族教育司协调,让她如愿参考并顺利通过。 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干部南木珍说,1996年她进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基础差、跟不上,杨老师夫妇帮助她转入中文专业。毕业时又帮她找资料复习,求职报考人行阿里支行并被录取。“他们的努力和关心,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让我成功地走向社会。”南木珍说,“虽然已回西藏工作10年,虽然阿妈不在了,可武汉的那个家,我永远牵挂。” 2007年,杨昌林专门撰写了《关于高校为西藏培养专门人才的几点建议》,送湖北省教育厅和民委,建议各高校“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学习成长。 忠诚于党、衷情于藏,堪称民族团结进步的楷模和创先争优的典范 “身体不争气让我未能实现‘扎根西藏,干一辈子’的誓言,但回到内地坚持多年帮助培养藏族学生让我不再遗憾;老有所为,很有乐趣,是我度过晚年的最好方式。”75岁的杨昌林,党龄51年,坚持援藏已46年。 关于杨昌林老师关爱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每一个故事,全来自藏族学生们的叙述。关于他的一切事迹,都是一代又一代藏族学生从心里掏出的记忆。 “杨老师坚持不懈为藏族同学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使远隔家乡千里的学子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社会主义和党的温暖,促进了他们对祖国、社会主义和党的认同。”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说,杨老师33年如一日地关爱在武汉高校藏族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在一代又一代藏族学生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十多年来,得到杨昌林和次仁德吉帮助、从武汉高校毕业回西藏工作的藏族学生,一些已走上领导岗位,绝大部分是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杨老师夫妇自觉视民族团结为己任,忠厚善良、人品高尚。”西藏水利厅厅长白玛旺堆说,他们的关爱促使其加倍努力学习,成绩优秀,追求进步。2005年,次仁德吉因病去世,出殡当天,300多名藏族学生胸戴白花,齐聚殡仪馆,同唱《青藏高原》为她送行。 杨昌林和爱人次仁德吉育有一女一子,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贸易、涉外会计专业。毕业后,姐弟俩像父亲当年那样,主动放弃内地工作机会,先后赴藏。儿子杨红兵1992年进藏,至今已在阿里地区工作了18年。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谭徽在说:“杨老师忠诚于党、衷情于藏,33年坚持为西藏培养可靠有用的建设者、接班人,对促进西藏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意义重大,堪称民族团结的楷模和创先争优的典范。” “耳闻目睹杨老师的事迹,累积起来的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1995年从西藏调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工作的陈琳,如今也加入到杨老师关爱藏族学生的行列。(记者 杨希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