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人大代表呼吁将“阳光财政”进行到底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09 14:16:59 新华网    新闻报料

  从2009年中国“国家账本”以四张“预算收支总表”的形式首次“亮相”,到广州网上晒全部部门预算,再到70多个中央部门在网站晒部门预算,预算公开在中国已成大趋势。

  这期间,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要不要公开”“可不可以公开”转向了“以什么方式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

  让预算晒得更透更细,一度是代表委员呼吁的重点。中央部门预算已公开到“类”“款”,而有的地方已经公开到第四

级的“目”。

  值得注意的是,人大代表对政府“钱袋子”的关注越来越多地转向盯紧预算执行情况了。

  上月底的广州市两会上,身兼广州市人大代表的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发问:“广州亚运会究竟花了多少钱?政府又欠了多少债?”尽管此前广州市政府早已公开了广州亚运会的支出预算。

  一些中国基层的政府已开始向民众全盘公开“支出账”。“请客三桌,1269元”“购酒一瓶,88元” “信纸一本,1.5元”……这是四川省白庙乡在网上公开的政府支出明细。

  在中山大学公共预算学者马骏教授看来,“政府账单” 本来就包括预算和决算两方面,账单不仅要显示“预计怎么花、花多少”,更重要的是显示“实际怎么花的,又花了多少钱”。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认为:“现在预算公开还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公开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公开,什么时间公开的法律界限很模糊。”

  这个“缺陷”某种程度上已成预算公开的制度性障碍。财政部2010年3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部门预算由各部门自行公开,不由财政部门统一公开。

  与此相应,广州市2010年部门预算没有像前一年那样由财政部门统一在网上公开,而改由各部门自行公开。结果,114个部门中只有21个公开了部门预算。

  “这意味着财政预算信息的碎片化,不利于代表委员和纳税人全面获取信息和进行监督。”马骏说。

  显然,涉及预算编制、财政收支分类、预算、决算公开的形式、程度等议题都需要在法律上予以明确。预算法修改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并已在征求意见。

  “可以预见,预算法修改将对阳光财政作出更清晰明确的法律界定。”蒋洪委员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推动大学体制改革遏止学术腐败
下一篇:74个中央部门亮账本 公开日益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