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积极应对灾害危机 完善应急保障体系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07 14:12:30     新闻报料

    [案由]

    近几年以来,伴随极端恶劣天气增多,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威胁,同时对国家和各地的救援、救助体系带来了极大考验。特别是2010年,全球爆发的地震、热浪、洪水、火山爆发、超强台风、暴风雪、泥石流和干旱至少夺去了25万人的生命——是数十年来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就全国来讲,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面对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在按照党中央转方式、调结构,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困难救助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仍然是广大人民的迫切需求,也是各级政府亟待深化破解的课题。

    [案据]

    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重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据了解,去年1~3月,24个省份发生严重低温冷冻和雪灾;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5~8月,长江上游干流、汉江支流、鄱阳湖、吉林第二松花江、辽宁浑江等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9月,台风“凡亚比”重创广东;10月,海南接连遭受两次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台风“鲇鱼”登陆福建并造成严重影响;11~12月,东北、内蒙古以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遭受低温寒潮和大雪袭击。

    与此同时,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年初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低温和降雪量超历史极值;7月中旬至8月底,全国大部普遍出现罕见的极端高温;西南地区出现近60年来最严重干旱;入汛较常年提前2个月,多个地方降雨量突破当地历史记录;12月中旬,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雨雪天气,湖南、江西、浙江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平均降水量是历年同期区域平均降水量的10倍,为1961年以来最大值。

    面对自然灾害的袭击,各地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人民克服困难,度过危机。据《人民日报》春节期间报道:在去年6月份的洪涝灾害中,湖南平江县向家镇3914户群众受灾,倒塌房屋880间,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在各级党政的关心支持下,现在受灾群众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固本培元、加快发展;在甘肃宕昌县灾后重建点新城子藏族乡民福村,杨贵军一家6口在2008年地震中受了灾,政府帮他建起了这套180多平方米的新房。这几年靠着劳务输出,杨家过上了好日子,成了全乡有名的劳务带头人;今年1月2日起,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广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遭遇了严重的冰冻雨雪天气,车辆进出困难,大量蔬菜牲畜被冻死,部分居民断电断水,一度成为“孤岛”。大家说“要不是政府给我们送粮送水送钱,日夜抢通了水和电,这年还真不知道怎么过”。大家最大的愿望是:如果能用高科技让电线不怕覆冰、给水管穿上“防寒服”,我们过冬就不会再受冻了!

    [方案]

    1、进一步完善突发灾害应急机制。目前我国防灾救灾领域的从业人员达1600万人,分别属于20多个部门,由于应急体制条块分割比较明显,危机管理职能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承担,相互之间的整体联动机制不够健全。在管理模式上强调“应急”,即重“救”轻“防”,应急管理工作主要集中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指挥救援、重建等方面,对气象灾害风险的预防和预警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天灾尤其是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各地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突发灾害应急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急物资保障综合协调机制,为最大限度减少因灾损失打好基础。

    2、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大对应急交通疏散的科研投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各类灾害、突发事件对城市的潜在威胁与日俱增,对应急救援技术与物资储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救援的效率和模式。所以,各地政府部门要按照本地实际备足救援物资,培训救援人员,避免“雨后打伞”。

    3、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评估研究。全面启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摸清灾情家底,绘制出一张张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图;根据灾害风险格局,科学布局生产力,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规模。实行重大气象预报失误问责制;加强对异常气候灾害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

    4、开展灾害知识培训和应急方案演练,组建专业救援力量,完善灾害风险管理方案,大力提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教育主管部门应将“灾难逃生”列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和评价学校安全体系的重要依据;尽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灾害医学教育体系。

    5、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新观念,从被动抗灾到主动防灾,在强化救灾能力的同时,将更多的力量转移到防灾减灾工作中;培育和扶持减灾产业,更多运用金融、保险等市场手段,转移灾害风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巨灾风险防范体系;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下一篇:以企业为主体 推动节能减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