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艺考题目难倒考生:我们没见过最美的桥(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3-06 07:17:15

    “印象中没有最美的桥,就随便画了座木桥。”“我画的是城市立交桥,从来没去过江南水乡。”作为今年省外高校艺术专业测试青岛考点的最后一所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测试昨天在华夏职教中心举行,近1700名考生在这里向国内顶尖美院发起了冲击。随着中央美院的测试于今天中午结束,持续近一个月的艺考大幕也随之落下,对艺考生来说,路跑了、钱花了、身心也都累了,不过等待他们的不是放松,而是文化课的冲刺。

    中央美院压轴测试

    作为国内美术专业顶尖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一直都在每年的专业测试中压轴出场。据了解,今年在青岛考点共有近1700名考生报考,比去年的2000余人有所减少。今年中央美院在全国设有8个考点,除北京考点对考生户籍有限定外,其他7个考点都允许考生自由选择,由于青岛考点其他高校的专业测试已于上月结束,不少考生都分流到无锡、兰州等考点。

    考生同画“最美桥”

    昨天中午11时30分,记者在青岛考点华夏职教中心外看到,报考建筑学专业的考生神色凝重地走出考场,“让画心目中最美的一座桥,还要有都市风景和树木。”来自菏泽的考生田言顺告诉记者,自己画的是一座立交桥,“过去半年里,我几乎都在济南学画画,画室外就是济南的腊山立交桥。”“你觉得这座桥美在哪里呢?”记者问田言顺。“哪有美不美的,只能画最熟悉的了。”这名菏泽考生坦言。

    部分考生傻了眼

    相比于田言顺可以整天看到立交桥,滨州的考生徐雯则有些失落和发蒙,作为应届生,她一直在北京的画室里进行专业训练,尽管颐和园等各种公园里古桥遍地,但紧张的复习让她无暇顾及,“我只是凭我自己的想像画了座木桥。”徐雯告诉记者,她从来没有画过桥,她报考的专业是中央美院的建筑学,但画室里的老师也从来没有针对性地辅导如何画好建筑。

    都不敢保证得高分

    对应届考生来说,画桥确实有些难度,但对在报名考生中占大多数的复读生来说,画桥也不是件容易事,已经复读4年的考生小孟可以清晰地记得去年、前年以及大前年的考试内容,但她也不敢保证自己画的立交桥可以得高分。除了建筑学要求考生画桥外,设计专业的题目是餐桌一角,男女两人一蹲一站,加上适当的场景。

    一个肉夹馍就是午餐

    昨天中午,记者在华夏职教中心大门外看到,临近中午的时候,烤地瓜、肉夹馍、麻辣串等各种小吃摊将门口挤了个满满当当。考生走出考场后便径直走向这些小摊点,一个烤地瓜或者一个肉夹馍就是他们的午餐,在校门口站到1点多再开始下午的考试。

    到外地考试能省则省

    “一个肉夹馍能吃饱吗?”面对记者采访,已离家十余天的菏泽女考生小薛眼圈有些发红,“已经习惯了。”小薛在风中吃完手中的肉夹馍后说。小薛告诉记者,参加中央美院考试之前,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潍坊考试,先后参加了贵州大学、延边大学、燕山大学等近10所高校的考试,在青岛则参加了西安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两场考试,“差不多考了有14场吧。”小薛表示,学美术本来花费就不小,不好意思让父母再陪着到处考试,在外边考试这几天也是能省则省,“在潍坊大部分时间和同学一起住每天15元的小旅馆,吃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考场外买着吃,一个火烧、一个煎饼果子都能吃饱。”小薛说,就是这样省,半个多月她也已经花掉了家里上万元钱。

    考生感觉“接近崩溃”

    “终于考完了。”在青岛17中的考生小穆看来,东奔西走参加考试的劳顿没有多累,让她受不了的是考试的压力,“这种压力要一直持续十余天。”小穆说半个月来自己一直处于考试的紧张中,压得她都要喘不过气来了。已经是第5年参加高考的临沂考生高远告诉记者,尽管他为了中央美院梦复读了5年,但从去年开始他感到自己的压力到了崩溃的边缘,“今年一定要走,考上哪里就去哪里,决不再复读了。”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养老院雷锋日档期爆满 学生哀求给10分钟拍照
下一篇:6日新一股冷空气抵青岛 气温不降反升最高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