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垄断业退休金超公务员 取消双轨制须先除垄断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04 06:39:13 潇湘晨报    新闻报料

  今年“两会”开幕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国家将采取三项措施,解决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问题。此前,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网络调查显示,在2011年你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中,90%以上的网民认为,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希望今年的“两会”能够解决。

  存在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并成为众矢之的。

  养老金双轨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并延续至今,主要是指,企业人员和公务员的退休待遇实行两个政策:企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由国家统筹发给退休养老金,而公务员则按照在退休前按岗位工资高低发给退休金,全部由财政负责。

  “双轨制”最直接的表现是养老金金额的差别,深层的原因则是养老金计算方式、来源、管理等方面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实质是财政负担,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则是社会化,养老金水平与企业、个人缴费基数和年限直接挂钩,缴费基数普遍按照企业的“基本工资”执行,直接导致企业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偏低。

  77岁的长沙人杨永太曾专门来到本报质疑“双轨制”,“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为什么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还只有一千多一点,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每月则可以拿到四五千?”

  尽管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翻了近一番,但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对此,温家宝表示,要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特别是具有高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离退休待遇,并且逐步把这种待遇机制化;在企业具有年薪的地方,应该拿出一部分来增加退休职工的工资;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

  2009年初,广东、山西、上海、浙江、重庆等5个省市,被确定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截至目前,五个试点省市的实施方案都未出台。

  全国政协委员宋晓梧就此认为,关键不是“提办法”,而是“下决心”。

  嘉宾介绍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陶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公共经济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周兆达: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长沙通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湘平: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

  “双轨制”:历史原因造成的二次分配不合理

  潇湘晨报:养老金双轨制是在一种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唐钧: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干部和企业工人的退休金待遇就有不同,只是当时两者差距并不十分明显。

  周兆达: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二次分配的不合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了纳税人的钱,财政兜底的钱是劳动者创造的,但一部分创造者却不能完全享受这个待遇。

  赵湘平:1994年之前,机关和企业职工基本退休工资都是按照劳动部114号文件,通过计算在职时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由于当时养老金没有积累,出现了发放拖欠,退休工人养老金涨幅不高。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大幅调整工资,退休职工随同在职职工一起提高了待遇。造成了机关和企业退休金平均相差一倍左右。

  在财力增加的前提下,国家还是采取了一定措施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待遇,到2011年已经连续7次大幅度增加。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调整,国家则是有意识地放慢。如果按计算公式,当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已经基本接近机关退休职工,差距是200元左右。

  但大约5年前又出现了新情况,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有乱发津补贴的现象。后来中央统一规定,各省根据自身财力制定平均津补贴标准,退休人员还是按照在职工资一定比例领取。这让原本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因为工资和津补贴出现倒挂,津补贴等于甚至高于了工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退休费有可能增加了一倍,导致出现了“两个高工不如一个勤杂工”的现象。

  “垄断行业员工退休金比很多公务员还高”

  潇湘晨报:目前超过九成网友认为养老金双轨制非常不合理,而且强烈呼吁“两会”代表委员能为民请命,提出取消退休金双轨制的议案或提案,你们对此怎么看?

  唐钧: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是有问题,但关键不在“双轨制”。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不同行业、职业从业者的养老保险待遇都是有差别的。

  其实并非所有在企业工作的人,养老金一定是低的。譬如一些垄断行业,其员工退休后拿的退休金就比很多公务员还高。

  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专业人士,现在基本上都要硕士、博士,博士可能要到28~30岁左右开始工作。读书期间不但不挣钱,家里还要高投入。且不说专业人员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即使仅从“投入产出”来讲,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高一些也是合理的。

  陶然:如果将企业养老金发放标准,与机关事业单位的标准接轨,前提条件是前期的缴纳标准要提高,这意味着企业要多花钱,而我国的企业,往往是建立在低人力成本、低土地价格、高耗能的模式之上,当人力资源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也就意味着企业收益下降甚至亏本。有些代表委员来自企业一线,这应该是他们不愿就此发言的一个原因吧。

  赵湘平:前几年“两会”就有很多代表委员关注了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重视和吸纳,不断地研究如何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试点不是很顺利。(取消“双轨制”)不在于这次“两会”上有多少声音呼吁,而是要等待一个过程。

  除了基本养老还应推职业年金

  潇湘晨报:养老金要并轨的话,难在何处?应从哪里选择突破口?

  唐钧:我一直认为提“双轨制”并轨是个伪命题。因为两者资金来源完全不一样,机关公务员的养老金是财政支出,企业职工养老金表面上看有个人积累,其实质是企业支出的工资成本。

  要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惯例是:把养老金分成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两个部分。现在哪怕是发达国家,都还只能在基本养老金上讲平等。基本养老金由国家按基本生活水平来兑现,保证每个公民基本生活。

  在基本养老金之外,还有与职业相关的补充养老金,也叫职业年金。补充养老金和工资挂钩,和贡献挂钩,和效益挂钩,所以并非一律平等。而中国现在的做法,并没有这样的分层,除了部分垄断国有企业能够有企业年金之外,其余的大多数人拿的都是基本养老金。由于基本养老金并不高,导致很多人对此不满。

  陶然:还是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加快国有资产的变现,而非就“双轨制”进行单方面的变革。但一方面,国有企业对资源的垄断、低效率运行,创造的垄断利润也无法体现到民生的改善中;与此同时,有些政策又限制了民营资本介入垄断行业,阻止了国有资产的变现。

  周兆达:“双轨制”取消,不是简单的涨工资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要从制度的层面来解决。为什么纺织厂招30个工人都招不满,但公务员考试是上万人争夺一个岗位?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这需要有力的制度来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当前由于一部分人价值观出现了异化,导致社会的一些评价体系出现问题。

  赵湘平:无外乎两条路。一是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前提下,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叫“补低”。正好和“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调整收入结构、提高老百姓收入相吻合。第二要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的津补贴制度,把一部分津补贴转化成工资,不要再用体制外的办法解决工资问题。差距已经拉成这样了,要逐步平稳地过渡。走这两条路,步伐和速度要迈得一致。

  破除垄断是取消双轨制的关键

  潇湘晨报:养老金并轨的制度设计者实际上也多是“双轨制”的受益者,如何才能保障他们能够更为合理地分配蛋糕?

  唐钧:这种提法又陷入了误区,我们要做的是把企业退休金标准提上来,而不是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降下去。我们不能笼而统之地讲“平均”,讲“谁也不比谁贡献大”,那就回到改革开放前的思维定式上了。

  陶然: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要有独立的社保机构,同时政府的投入要足够,还要有国有资产的变现作为补充。

  但在我国很多领域,都存在“裁判员”和“运动员”集于一身的游戏规则,甚至是“裁判员”的地位弱于“运动员”的尴尬。所以,破除垄断要成为政策之选,这也是取消“双轨制”的关键。

  周兆达:给退休工人一次加一百块钱工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症结的根本不在于此。政策制定者要加强监督机制。我觉得,制度设计要进入科学的评价体系,老百姓要有真正亲身参与制定制度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要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人大代表不能只做“举手代表”。否则,如果没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既得利益者会继续维护自身利益,老百姓的合理权利就会被剥夺。所以,一定要从制度的层面上改。

  赵湘平:把问题怪罪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这是不对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国情出发的,财政在用大量的投入,提高基本养老金,(制度)可以完善,但是不能否定。

  问题在于,国家多次想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涉及利益调整,一直没有启动起来。当然,最后还是应该进行改革,建立起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将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也得变。(记者 张莹 龙源 李柯夫)

-

相关阅读

上一篇:中情局特工武器曝光:烟盒可装35毫米相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