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燃油涨价、人力费高等因素影响,春节后,有关快递行业新一轮涨价潮的猜测满天飞舞。2月27日,部分快递率先在南方发动调价。28日,顺丰速运发出将在北京等16城市加收3元取件费的声音,网购族神经紧绷。但令人费解的是,仅隔一天,顺丰又发公告,“对个别地区、个别产品价格做出一些微调的计划,但结合新的因素考虑,决定暂缓推行。” ■涨价风波 快递公司均称不涨 2月28日,记者得到消息称,受燃油和用工成本增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广州部分物流公司开始上调运费,一辆从广州到北京的载重15吨的货车跑一趟,运费将增加1200元。 记者了解到,就在春节前,快递行业其实已经有过一次涨价潮。2010年11月1日,圆通快递率先涨价,区域内(省内)文件上调1.5元/单,跨区域文件上调2元/单……11月3日,韵达快递紧随其后也上调了价格;而此后的2011年1月10日,中通快递也加入“涨价大军”。 为探明北京快递市场状况,记者2月28日逐一拨打了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电话,询问是否有涨价计划,各公司均表示,近期并无涨价打算。 顺丰速运率先领涨 然而就在2月28日晚些时候,顺丰速运突然爆出消息,从3月7日起,顺丰将在北京等16个城市的部分区域收取3元的取件费。 顺丰称:从3月7日起,顺丰公司将在部分城市上门收件服务试行收取住宅服务费。如所寄件地址位于公司划定的住宅收费区域内,且为散单客户,寄递市区件、郊区件、省内件时须每票加收3元的住宅服务费,并由寄件客户单独支付服务费。将试行的城市有珠海、天津、北京、成都等16个城市的部分区域。 对此突然加收的“取件费”,顺丰速运表示,收“取件费”的新规定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市内目前只有崇文区、科学城、石景山区、潘家园地区、魏公村地区等几大收费试点区域,其余地区暂未收取取件费用。对于收取取件费用的解释,相关工作人员公开表示,是由于油价、运费、人力费用等不断上涨以及“招工难”问题的压力,才促使顺丰试行增收这部分费用。 就在顺丰速运高调喊出“涨价”后,昨日上午,当记者再次致电中通等快递公司,询问其对顺丰涨价的看法时,中通快递北京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却告知记者,他们也开始执行新的价格标准。 该经理明确表示,从3月1日起,中通快递北京市场的所有快件的收件价,都将涨价一到两元。记者又联系了申通、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韵达快递北京公司的总客服表示,他们春节前已经涨过价了,“目前我们还没接到涨价的通知。” 突然改口“调整暂缓” 颇有意思的是,昨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打开顺丰速运网站,发现该网站在醒目位置挂出了“关于部分服务调整暂缓的通知”。记者注意到,这则落款日期为3月1日的通知称,“日前我司计划对个别地区、个别产品价格做出一些微调的计划,但结合新的因素考虑,决定暂缓推行。” 昨天,顺丰速运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收取上门服务费的计划经过了谨慎考虑,并在公司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是参照国际快递公司在国外成熟市场的一些通行做法,考虑在公司现行的产品服务中增加住宅区域的上门收件服务费。” 这位负责人表示,但外部市场和客户的反应显示,国内客户消费习惯与国外客户在现阶段还存在巨大差异。“我们还是决定暂缓推行此项收费,将在更进一步的市场调研和内部研究后再行决定后续计划。” 随后,记者再次联系中通快递市内部一位林经理时,林经理却表示,中通只是提高了发往部分外地快件的价格,“顺丰的网站不是刚发了通知说不涨价了吗?我们没有在北京市场涨价的说法,外地的也只是每公斤涨了两毛钱。” ■各方看法 快递客户:涨价又改口就像闹剧 昨日,记者就顺丰涨价一事,向经常使用快递业务的客户询问看法。 在海淀区中关村一家大型网络公司的陈先生表示,近一两年内,快递公司已多次上调了价格,“油价和用工在涨,快递涨价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请老想着涨价的快递想想,只涨价,服务质量却不涨,这样能否长久。顺丰涨价,半道改口,其他想着涨价的快递也遮遮掩掩,我觉得这就是出闹剧。” 而位于丰台区百荣国际小商品城的网店主赵先生说,网购行业和快递行业更像是唇齿相依着发展起来的,“说实话,随着网购行业进入商家增多和信息的透明化,网购商的利润大不如前,很多网店都不好干。快递如果再次提价,这部分费用只能转嫁到买家头上。” 快递协会:上调价格是大势所趋 对于快递公司涨价风波,昨天,北京市快递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工成本、油价上涨,快递公司上调收费是大势所趋。目前多家京城快递公司都在酝酿当中,“现在都在进行成本核算,如果亏本只能涨价,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据介绍,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同城快递收费在6元至8元,而快递员挣的是计件工资,送件一到两元,收件二到三元,每件的成本都在5元多。 该负责人说,尤其是节后快递企业“人工荒”特别突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快递企业节前50名员工回家过年,节后就回来3个,“生活成本涨得太快,很多人都选择在家就业。快递上调费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工成本。”(记者张永生 陈琳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