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委员进病房调查输液依赖症 超半数仅是治感冒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23 15:50:41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政协委员在医院了解病人的用药情况。

中国年人均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过度用药”引起了市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关注。昨天,市政协委员、青岛丰硕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洪义等人走进医院走上街头调查岛城市民的 “输液依赖症”程度,结果令人震惊。

7成感冒患者打吊瓶治病

昨天中午11点半,记者和政协委员张洪义一起来到市立医院中心注射室,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委员们调查了40位市民,有33位市民去年一年的吊瓶量超过了8个。在众多输液的病人中,感冒发烧患者占了大多数,占到了7成左右。他对记者说:“很多人迷信 ‘打了吊瓶病就能好得快’,这绝对是一种误区。感冒可以由病毒引起,也可以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果是前者,吊一瓶抗生素根本就没有用。至于发烧,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自己捂身汗、多喝点水都能退烧,而如果说补液能补充身体丢失的液体,那其实效果只不过和多喝水差不多。 ”

患者“逼”医生开吊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吊瓶过度使用的情况呢?张洪义又来到了呼吸道门诊咨询调查。“医生,我孩子发烧了,赶紧给挂个吊瓶吧。”一进门就遇到家长抱着孩子来就医,一开口就要求给孩子打吊瓶。接诊医生建议先吃3天的药退烧,但家长不同意,坚持要打吊瓶,医生只好将写好的药单划掉重新开药。

发现“吊瓶依赖症”负作用

“现在怎么打吊瓶都不管用了,我都已经打了7天吊瓶了,感冒还不见好。 ”在调查中,市民张道光抱怨。张洪义说:“很多市民觉得吊瓶都不太管用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市立医院门诊的专家介绍,这就是典型的“输液依赖症”产生的“负作用”。针对这一情况,委员们已经准备起草相关提案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吊瓶使用的监管,同时引导患者合理用药。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水雨水水库都利用 抗旱成代表委员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