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 正文

滨海新区创新四方 访四方区委书记纪敏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22 11:15:11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青岛未来的发展,以国际标准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全市‘十二五’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四方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方区委书记纪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四方区委、区政府将大力实施“组团发展、两翼带动、轴线集聚、园区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三大战略转型”,全力塑造“滨海新区、创新四方”城区新形象的决策部署。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服务业立区”

四方区作为青岛市的老工业区,具有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同时,辖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这些都是四方的 “本土优势”。“十二五”时期,四方区将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统筹推进结构调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发展。在结构调整上,必须明确目标方向。四方是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调整结构理解为“消灭”工业,而是必须结合区情实际,做到升级传统制造业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并重,壮大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重,积极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招商引资上,必须追求高新高端。近年来,四方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英国TESCO、世界品牌酒店20强新加坡尼斯酒店等一批服务业龙头项目,大幅提升了城区发展水平。目前,全区确定了“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前期)项目107个,计划投资1068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258亿元。

老工业区调整改造中,很容易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为了构建起支撑四方可持续发展的新一轮产业体系,四方区遴选规划了科大都市科技园、建筑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现代产业园区,这是全区要重点打造的产业载体。目前,科大都市科技园正在借助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和青岛软控的资源力量打造中国橡胶谷,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数百亿的规模,建筑创意产业园的中景创意设计中心已经竣工运营,将陆续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建筑设计企业入驻,其他园区建设也在全面推开。

 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

四方区尚有12处城中村和18片具备条件的老城区没有完成改造,有一批老企业尚未完成搬迁。从长远来看,这将为城区发展盘活足够空间,是四方的后发优势所在。四方区前期引入美国朗润、RTKL等世界知名规划设计机构,高起点编制了欢乐滨海城、青岛新都心等重要节点的概念性规划,确保项目的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与国际接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以国内国际先进城区为榜样,统筹功能规划、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抓紧研究建筑色彩、海岸线、天际线等规划要素,通过编制实施国际水准的规划,打造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四方。近年来,四方区引进万科、保利、中海等国内一流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老企业搬迁改造和旧城旧村改造,力求大规模成片开发、高品质全面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今后,四方将牢固树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理念,坚决不搞小打小闹、零打碎敲,继续着力“招大引强”,引进国际一流的开发企业参与东西南北中 “五大组团”建设和“东西两翼”开发,打造一批集办公、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两横四纵”等主干道路拓宽改造及周边地块开发建设,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骨架和“轴线集聚”的发展格局。

 发展社会事业探索民生“四方模式”

四方区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视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用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提高民生工作水平,积极探索改善民生的“四方模式”,加快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公共服务体系向均等化、全覆盖转变,社区建设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服务体系转变,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是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的重大战略思想。四方区全区上下将严格按照市委十届十次全会部署,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加深体会,更好地用它来指导四方转型发展和“滨海新区、创新四方”建设,为青岛向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 赵健鹏 通讯员 丁飞

关键词

组团发展:着力打造东部核心商务功能组团、西部新兴服务功能组团、南部文化创意功能组团、北部高端产业功能组团、中部商贸休闲功能组团。

两翼带动:率先启动西翼“欢乐滨 海城”和东翼“青岛新都心”,迅速形成高强度资金注入、高标准开发建设、高层次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形成新城区、新业态、新环境,打造引领四方现代化城区建设的增长极。

轴线集聚:建设山东路-瑞昌路、大沙路-长沙路、环湾大道、四流南路-杭州路、重庆南路、黑龙江路“两横四纵”六条商务景观大道,构建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基本骨架和功能突出的产业发展轴线,辐射带动周边街区改造,大幅度改善城区面貌,提升城区综合功能。

园区支撑:通过推进科大都市 科技园等一批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发展组团的功能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三大战略转型:推动四方由工业 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产业结构转型,由工业生产型功能区向综合服务型功能区转型,由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发展活力相对不足的“老工业区”向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转型。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糖球会现场向志愿者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