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11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各零售企业便早早遭遇了“人力荒”的困扰,现在缺的不再仅仅是人才。身为服务行业,一边是顾客更高、更人性化的要求;一边是员工高报酬、多奖金的人力成本,零售商老板们只好“夹着尾巴”赚钱。
本刊记者针对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超市进行了走访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招工人数、员工薪资、人力成本占比、预计提薪幅度等方面,结果显示,超市已面临严重的用工荒,而涨薪已成为企业2011最大的成本问题之一。 “我们求贤若渴,需要大量人才。”日前召开的步步高2011年度新春招聘会上,步步高副总裁陈志强“大声疾呼”。 此次招聘会上,步步高的胃口着实不小,一次性推出了近1000个中高层管理岗位,其中不乏年薪达80至120万的高薪岗位。 然而,忙于招聘的不仅仅是步步高,近来乐购、物美、欧尚等众多零售卖场都将印有“招人”、“诚聘”等字样的牌子摆在门店显眼处,有的甚至一摆就是几个月。 用工荒? 2011年春节前后,超市卖场热火朝天的同时,人力资源部门也异常忙碌。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修改招聘广告了。”东北一家超市人力资源主管最近有点“上火”,“我们的招聘启事打出去快半个月了,可只有几个人来报名。”他抱怨道:如果再招不到的话,将不得不再次放宽门槛。 “今年超市缺人现象特别严重,简直就是用工荒。”河北一家超市的招聘负责人秦小姐有些无奈:“春节期间,外地员工辞职的特别多,这使得超市出现了更多岗位空缺。很多回家过年的员工,第二年也不回来了。” 好在春节期间零售卖场人才缺口问题是短期的,但随着超市拓展步伐的加速,有业内专家担忧:每天都在招聘,但就是招不来人,招聘或将成了困扰不少超市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纵观全国,2011年,不论外资内资,零售商似乎扩张信心依旧。 根据本刊记者日前对全国50多家超市开店计划的调查发现:2011年,大润发拟开新店25家,家乐福25家,永辉81家,人人乐20家…… 但伴随着企业开疆辟土而来是巨大的人才缺口,这让各大超市的管理者有点笑不出来。 一直深扎社区的天津津工超市2011年计划新开店50家,提及人才需求,津工超市副总经理陆洪敏坦言:2011年津工需要大概500名员工,尽管有后备店长,但立刻能上手的不多,而一线员工的招聘更是困难。 相较于津工的人才缺口,华润万家的压力更大。华润万家公共事务总监刘岫军介绍,2011年华润万家预计开店450家以上,其中大型购物中心70余家,若平均一家购物中心招聘300名员工,华润万家仅购物中心业态就需要招聘2.1万人,再加上其他业态的新店,2011年员工总需求在2.5万左右。 一边是马不停蹄开新店带来的巨大人才空缺,一边却是应征者寥寥的招聘现场,用工荒蔓延的当下,超市该何去何从? 加薪潮? 超市为什么招不到人? “工资只有一千多一点,还非常累。”北京丰台区某超市收银员小杨埋怨着,她的小学同学在一家快餐店做服务员,原来工资没有她多,但是今年以来涨了3次工资,现在的月收入能到2000元。 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众多超市从业者特别是一线员工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待遇太低。 根据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传统服务业、制造业以及消费品零售行业成为员工离职率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达到24.2%、21.8%和20.5%。该报告分析表示,经济回暖,雇主招聘增加是导致离职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 待遇低招不到人,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面前企业还留不住员工,情势所迫,超市即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选择加薪来揽人。 2010年5月份“13连跳”的发生,迫使富士康员工工资几乎翻了一倍,接踵而来的是其他制造业的大幅加薪,并由此向服务业蔓延。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大幅度调高了最低工资,且平均涨幅达23%。 瑞信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透露,预计2011年内地工资增长将达到40%,未来3至5年,每年的工资增长将达到30%至40%。 对于加薪潮,陶冬称其为“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黄金时代已经开始慢慢褪色;工资飙升、劳工成本的大幅度上涨将是横在中国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新的、相当高的壁垒。 而且陶冬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地工资上升主要源头就是服务业,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如今愈演愈烈的涨薪浪潮。 本刊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超市加薪幅度普遍在20%以上,其中安徽红府超市等更是超过了30%。而2011年,“涨薪”依然势不可挡。 2011年,北京宣布从1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160元,紧接着江苏省也表示从2月1日起上调月最低工资标准。继北京、江苏之后,广东也发文从3月1日起将执行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州最低工资增加至1300元,为目前全国最高。 涨薪将是零售企业无法规避、亟待解决的难题。 节流去? 当涨薪潮已成必然,超市的管理者也只得顺势而行。 根据刘岫军提供的数据:原本在华润万家的成本占比中,租金费用位列榜首,水电气的费用占第二位,人力成本位列第三;而如今随着工资的上调,人力成本已上升至第二位,占比6%至7%。 在微利的零售业,业内流传的人力成本4%的占比标准如今似乎成了奢望。 有业内专家预测,如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话,大批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危机。 成本上升,企业能从什么地方开源节流呢? 零售专家刘文烽的观点是:此轮人力成本上涨将引发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大变革。在他看来,目前零售业粗放的人力管理方式必须变革才能有效应对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大环境。 刘文烽认为,通过一岗多能、一岗多用的方式,进行岗位合并、优化不失为是降低用工成本的一个好选择。 对此,WOWO便利总经理陈基祥深有体会。目前WOWO便利的人力方面调整措施,已经细致到,闲时不局限于一班2人,可以某个时段一名员工即可,有时候可用兼职人员补充;以前一个门店配备两名员工,每人8小时共16小时成本,现在配备一名兼职员工一名全职员工,12小时成本就足够了。 此外,有专家推荐企业考虑外包作业,寻求专门的服务机构合作,将卖场清扫工作、盘点工作等外包给专门的服务公司来做,而服务公司的员工由于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受最低工资标准影响不大,进而节约了卖场的用工成本。 但专家也提醒企业,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做好外包作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标准化流程的制定,不然可能自找苦吃。 家乐福日前就在外包用工上吃了个不小的亏。2011年春节前,家乐福被曝出劳务派遣隐蔽用工辞退怀孕女工事件,使得原本已是负面新闻缠身的这个法国企业的中国新年过得更加“悲情”。 对于人才培养机制,刘文烽建议企业可以借鉴百佳超市的管理培训生机制。据了解,百佳每年都会招聘大量应届毕业生,让他们从基层做起,通过一年半在卖场各个岗位进行轮值锻炼,充分熟悉业务后,再根据能力安排相应的管理职务,培养员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卖场的用人需求。 然而,人力成本提升也导致零售商向供应商转嫁成本的事件愈演愈烈,致使零供关系日趋紧张。联华和卡夫的对掐,家乐福与康师傅的断货门,许多供应商甚至中止与家乐福合作等。 开源忙? “节其流,开其源,才能下必有余,而上无不足也。”在节省开支的同时,企业也在绞尽脑汁想法子创收。 津工超市副总经理陆洪敏透露:津工目前主要通过增加服务项目来提高毛利率,来抵消人力成本的提升,除了代售火车票、开通购电服务的尝试,最近还在和《渤海早报》洽谈,作为其报纸的配售点。 而华润万家选择将员工的工资与绩效挂钩,通过员工绩效薪酬管理,将企业的收入与员工的工资绑在一起,促进上下齐心创收。 此外,也有些企业在商品管理上下了功夫,通过品类管理、顾客群分析、精细化商品管理,了解到企业最主要的顾客是什么样的群体,这一群体的需求是什么,集中已有的资源来竭力满足这一群体的同时再开拓新的顾客,来借此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有业内专家预测,这一轮提高毛利的热潮将有可能催生零售业新业态的创新。 “相较于目前大行其道的城市综合体,乡镇综合体这一低成本业态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刘文烽认为,零售业不是低成本卖商品,就是高附加值卖服务。而平价大卖场、高端超市等定位清晰的业态在将来应该更受青睐。 尽管零售业利润“单薄”的有点颤颤巍巍,但就大环境而言,还是绝对给力的。 2008年,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0%,而中国只占全球经济的4.7%。但有预测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的第一大消费国。 而陶冬也肯定了中国的消费前景。他认为,今后的10年,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消费。中国的消费是今后10年的亮点,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希望。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超市周刊 记者 赵陈婷 赵晓娟 摄影刘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