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节会类 > 正文

市南: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21 08:36:39 青岛新闻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按照市委十届十次全委会的部署要求,市南区审时度势,认真审视自身区位特点,深入思考如何发挥中心城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青岛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迈进、为“十二五”时期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为引领,立足发挥本土优势,积极筹划区域未来发展思路,确定2011年以及未来五年市南区各项工作的总目标是——建设“经济结构最优、城区环境最美、居民素质最高、社会秩序最好、发展潜质最大”的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不断提高区域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结构最优

  服务业是市南区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89.1%,力争到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1%以上。2011年,市南区将继续按照大力发展高端、现代、传统三层次服务业的思路,调整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突出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推动国际金融、高端中介、全球物流、精品消费等高端服务业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构筑起行业高端、业态齐全、品牌集聚、优势明显的服务业体系,确保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区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区环境最美

  环境就是生产力,打造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011年,市南区将继续按照“路要平、灯要明、树有型、绿色浓、墙面新、角落净、山头美、海水清、广告规范、色泽鲜明、广场庭院如客厅”的目标,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深入实施“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养护,加大城区保洁工作力度,提高城区绿化精品化水平,做好“一线两区三点四山五湾六轴”亮化工作,积极开展视觉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城区管理属地化原则,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监督中心作用,健全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区管理的科学化、精品化、精细化水平,打造功能优化、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城区。

  进一步推动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居民素质最高

  首善之区首先要有首善之民。2011年,市南区将以培养居民理性的思维、健康的心态和文明的行为举止为目标继续深入推进“居民素质提升工程”,针对不同人群的素质差异和薄弱环节,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纵深化的教育活动,提供高水平、常态化、实效强的技能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群众广泛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分类实施居民素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及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引导居民树立全局意识、法律意识和乐生意识,自觉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理性合法的形式保障自身权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快乐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着力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形势教育、生存教育、素质教育,净化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全面提升青少年的道德品行、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建立健全政府积极引导、居民自我完善、辖区单位共创共建,齐抓共管、合力联动的居民素质提升工作格局。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社会秩序最好

  2011年,市南区将继续坚持感情贴近群众、政策激励群众、利益惠及群众、干事为了群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让人民在愉悦中生活”为目标,将社区“管理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建设作为首位的民心工程和头号为民要办实事抓紧、抓实、抓好,确保年内新增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 “三个中心”20处以上,为“文明、生态、康乐、和谐”四型社区建设打造更广阔的平台;强化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两委一站”工作机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相配套,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立体化的基层组织网络,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就业、养老、卫生、社会保障工作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表达反馈机制、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筑牢“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居民,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发展潜质最大

  2011年,市南区将以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坚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空间有限、发展无限”的理念,依法民主科学稳妥推进旧城改造,充分挖掘土地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和潜力,改出一片新城区,改出一片新业态,改出一片新景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城区核心竞争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抓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为首善之区继续发展力量;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着力引进各类拔尖人才,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教育、体育、文化等多领域的对外开放,努力为区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市政府向人大政协征求意见
下一篇:市北区:建国际化高品质特色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