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莱双喜做鸭翅带毛下油锅 化冻直接用脚踹(图)

来源:大众网-城市信报-- 2011-02-15 05:56:19 字号:TT

    春节过后,仍有大批返城务工人员还在家中,但是一些厂家已经开工,不少用工单位遭遇临时的“用工荒”。记者在人才市场找到了在莱双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夜班加工鸭肉类产品的工作,2月13日,记者夜探了该加工厂,体验了整整14个小时候后离开。也许是人手不够,也许是工作习惯,在生产车间内,记者发现了生产流程中很多不卫生的环节,这和店铺里诱人的鸭肉类食品相比,确实有着不小的反差。

    A 进车间

    不问名字不看身份证就能下车间

    2月11日,记者在招聘市场看到了一家名为莱双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随后拨打了联系人电话,对方称:“拿着铺盖和身份证来就行。”当记者还在犹豫时,对方说最好尽快定下,并且“已经安排了四个人”。2月13日,记者拿着铺盖来到了该单位。

    员工的孩子来补缺

    13日下午,记者来到汽车北站,稍等片刻后一位刘先生开着车把记者接到了城阳区仙山东路南侧的加工厂。在车上刘先生询问记者如何知道的招聘信息,及记者以前干过什么工作,来到加工厂后,记者留意了一下工厂的大门,没有一个牌子说明这里到底是什么加工厂。“还招人吗?”记者问道,刘先生告诉记者:“过两天还会招,公司在扩大规模。”

    来到加工厂稍事休息后,下午4点多开始吃饭。记者观察到,所有的人加起来才7个人,并且除了记者一个人是新人外,其他的都是老员工。“过两天厂子的主力就来了,最近可能比较累,先适应一下。”记者饭后回到宿舍休息时,发现女员工宿舍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得知她是个大一的学生,“我在这里干了一星期了,爸爸说厂里缺人,正好我来城阳,就让我直接在这干活了。”

    一袋袋冻肉铺在地板上

    来到厂子记者马上被安排到板房宿舍,宿舍一共四张床,加上记者一共住进去了三人,但是其他两人还没有返回青岛。刘先生指了指暖气片,告诉记者:“过两天烧锅炉的来了,就暖和了。”并且刘先生表示,在厂里好好干,以后各种福利保险都可能会有,但是不敢打保票。

    下午5点,记者穿上工作服后来到车间,发现车间比住宿的地方还要冷,一袋袋冻肉铺在地板上,水池子里也泡着鸭心、鸭脖、鸭胗等各种鸭肉,记者了解到,这个厂子不仅仅加工鸭身上的各种肉,还制作小菜,加起来一共有近20种产品。记者看到,一共有三个池子,其中两个放满了肉 ,另外一个则是摞得很高的冰块。

    不看身份证就能下车间

    从招聘到进车间,刘先生只是问了记者姓什么。当记者问自己该干什么时,他告诉记者:“你先休息,过会登个记。”但是,当刘先生把记者叫到办公室后,既没有看记者的身份证,也没有问记者全名,更没有提签合同或者协议的事。“试用期1个月,1600元,过后肯定涨。一个月有两天假,想请假提前说,最好节假日不要请假。”刘先生补充说,如果一个月不休息的话,还会有全勤奖,随后便让记者进了车间。

    进车间前刘先生给记者找了身“挺干净”的工作服,记者看到,袖口已经染成了黑色。下午5点,记者进了车间,刮土豆、藕,冻肉解包,称货发货,上厕所要提前说一下,记者想休息的时候只能找个喝热水的借口。加工厂发货时,天已经亮了,记者看了看表是7:20。在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后,就在记者要稍微休息一下的时候,车间一位负责人又安排给记者大约两个小时的工作。

    B 卫生状况

    脏篮筐里直接放鸭脖,藕坏了还用

    据了解,由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原因,厂内除了几个本地务工人员外,其他人员都没返厂,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记者参与了鸭类卤制品生产线的所有工作,发现这里基本的生产模式就是在滨州等地采购冷冻半成品,化冻后入锅煮熟,晾干后按照各店铺计划单称重发货,由于发货时用的是方便袋,所以消费者无法知道鸭脖等卤制品究竟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一上班就见煤气软管喷火

    记者进入车间后,看到有三个人正在工作,一位姓陈的师傅在给藕削皮,另一位在水池中对冻肉进行化冻。记者观察到,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戴口罩,衣服都不同程度地沾了油渍,靴子上也沾满了泥。陈师傅流鼻涕时,还直接把鼻涕抹到了削下的藕皮上。而水池边化冻的师傅,拿着刀子划开包装袋,不时地有鸭翅、鸭心掉到地板上,他捡起来后直接放到了篮筐里。

    一位王师傅让记者看着正在烧着的三个不锈钢锅,告诉记者记下开锅的时间就离开了。王师傅走后不久,记者就看到靠近门的一个煤气罐,软管与煤气罩连接处开始喷火,由于煮汤需要的煤气量比较大,软管处喷出的火特别凶 。“老王快点过来。”一位师傅看到软管喷火后立马去叫王师傅,王师傅及时赶到后,用火机烤了烤软管后又接上了。

    脏篮筐里直接放鸭脖

    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开始干活,第一个任务就是把整袋子的土豆刮出来,做小菜用。拿过土豆后才发现,所有的土豆都没有洗,表面都是黑乎乎的泥巴,有的还冻烂了。在刮皮时,难免左手也弄上了泥,所以土豆刮皮后仍然是黑乎乎的,需要冲洗。冲洗前的土豆放在了篮筐里,记者刮完土豆后,一位师傅用自来水冲了冲,把土豆拿走后篮筐留在了车间。当记者被安排划开鸭脖包装袋时,这个刚才装着土豆、里面还有泥的篮筐被拿了过来。

    于是一袋袋的鸭脖就这样放在了黑乎乎的篮筐里,其实自来水冲走了部分泥,但是篮筐上的污垢是冲不走的,冻在一起的鸭脖放在这样的篮筐中,并且后来直接放入了油锅中。

    刮完土豆后又开始刮藕皮,由于天太冷,不仅藕的表面和里面都结了冰,而且很多藕明显有冻烂的黑块。“这些冻烂的藕要不要切下来啊?”记者问一位陈师傅,他摇了摇头:“不用,直接刮了放筐子里就行。”在藕煮熟后记者才发现,当时黑色冻烂的藕已经没法辨认了,因为煮熟后所有的藕都变成了紫色,硬伤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C 加工

    冻肉生产日期要么“空白”要么“自选”

    晚上9点左右,记者被安排划开冻肉包装袋,记者把一箱箱冻肉从走廊搬到室内时发现,鸭腿的包装箱侧面印着厂址和电话,货是从淄博往青岛发的。厂址电话上面有5项内容,包括品名、规格 、净重、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但是只有品名和保质期有内容,上面写着“鸭腿”、“-18℃以下冷藏18个月”。规格 、净重和生产日期几栏中都是空白,难道这个要自己填写吗?记者问了一下在这工作12年的老员工陈师傅,但是陈师傅并没有理会记者的问题。

    随后,记者走出工作车间,仔细观察了一下所有的包装箱,发现鸭心、鸭脖、鸭翅、鸭爪等能看到的包装箱,上面的生产日期一律空白。记者回到车间后又仔细观察了有包装袋的冻肉,发现无论是鸭心、鸭脖、鸭胗,还是鸭血、鸭翅等,只要是包装箱内有包装袋的 ,生产日期都没有明确标明,并且写得五花八门,让人怎么看都看不明白。

    记者看到,鸭心包装袋背面与包装箱一脉相承,卫生许可证都印上了生产日期。鸭胗在生产日期一栏印了三个大字“见封口”,但是鸭胗包装袋的封口处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更离谱的就是鸭脖了,大大的包装袋上印着绿色的三个字“见封口”,但是包装袋下面却印着从2009年到2012年的字样,并且后面跟着是从1月到12月的字样,而包装袋上面的封口,直接是从1日到31日的字样。难道生产日期也可以搞“自助”?记者带着问题问了一下冲刷池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这个包装袋上的日期是打孔的。”随后就走开了。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