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手掏出红包上万元 压岁钱理财业务比去年增两成 银行保险推出儿童理财赚“娃娃”钱 昨天,记者继续就 “春节红包”在青岛新闻网上展开调查,60后、70后和 80后网友积极发言,不同年代生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红包故事”。五代人 “红包”大PK,孩子们越来越鼓的红包,体现了市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五代人“红包”大PK 00后成了“小富翁” 60后70后喜欢收藏“崭新1角钱” 80后90后笑称“数钱数到手抽筋” 60后:10张1角钱藏书里 生于1965年的“Hanxqian”说,他小时候,收到两块钱的压腰钱就快乐得不得了,然后很谨慎地找地方藏起来,不舍得花,开学以后用来买铅笔本子,直到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好快乐。 无独有偶,生于60年代的“静砂”也喜欢把压岁钱藏起来,当时他收到的压岁钱只有1元,是10张崭新的1角钱。多年后有一次他卖旧书时,突然从一本《毛泽东选集》里找出了小时候藏的压岁钱,这么多年这些1角的钞票就安静地“潜伏”在书柜里。 “静砂”告诉记者,当时觉得藏在书里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往往藏了一转眼就忘记了。 70后:从1元上涨到百元 “青岛幽兰含芳7”生于1975年,她的压岁钱一般是一到两元。她的大爷曾经给她20元,就算很多了。 “从小我都全部上交,从来不自留。哥哥姐姐们背着大人给我钱,我也都上交。 ”她表示,可能因为她从小要的东西大人几乎都买给她,所以对压岁钱没有截流的欲望。 生于1971的“楚河汉界”说,他记得小时候吃过年夜饭,第一件事就是给姥爷和爸爸妈妈磕头拜年要红包,每个长辈都给他1元钱,当时一本连环画才1角钱到2角钱,1元钱就能买好几本呢。“稻草人qd ”是70后,从一开始的1角、2角,慢慢地涨到1元、2元,后来就是10元、20元、50元、100元到200元。直到现在,他的父母还给他压岁钱,给他和他的妻子各1000元,给他的女儿2000元。 80后:个位数涨到千位数 80后 “老实人”给记者列了一份清单:1992年至1994年,奶奶给2元,爸妈给5元;1995年至1998年,奶奶一般给5元,爸妈给10元至20元,姨、姑、舅等其他亲戚5元至10元;1999年至2000年,奶奶给10元,爸妈给20元至50元,其他亲戚给10元至20元;2001年至2002年,奶奶给20元至50元,爸妈给50元至100元,其他亲戚给50元至100元;2003年至2005年,奶奶不给了,爸妈给200元,其他亲戚给100元至200元;2006至2010年,爸妈给500元,其他亲戚给500元;2011年,爸妈给1000元,其他亲戚给1000元。“老实人”强调说,2006年到现在发生了质的飞跃,从2006年开始他就在每年过年的时候给奶奶500元红包,现在每年过年给爸妈包红包。 90后00后:收到万元大礼包 记者随机采访了这个90后和00后群体的家长,大多数90后从出生起,红包就已经超过了百元,如今每年收到的红包已经有几千元了,有的90后自称“数钱数到手抽筋”。 00后更不用说了,鼓鼓的红包让80年代前的人羡慕不已,俨然步入了“小富翁”的行列,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00后,每年过年收到的红包已经超过了万元大关。 银行着眼“压岁财”推出理财产品和金币 各大银行也瞅准了压岁钱这块肥肉,纷纷推出各类理财产品。记者昨天从香港中路中国银行了解到,该银行为迎接春节专门推出了一款名为“压岁钱”的喜洋洋、灰太狼纪念金币,从去年年底起就有不少中老年人过来预定,“如今通胀太严重了,买什么都不如买黄金,给孩子钱还不如买黄金,358元/克,一枚金币在10克左右,到现在为止已经售罄了。 ” 香港中路招商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名为 “宝贝计划”的智能定投基金业务,“每年定期往基金账户存钱,时间越长收益越高,如果行情好的话一年的收益率能达到10%,不过基金风险也高。 ” 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推荐了几款保险公司银保产品:“我们这里的银保理财产品每年交10000元,连续交五年,十年之后取出来可以获得4%的收益。 ”说着,她给记者展示了一份账单,每月固定交2000元,一年的平均收益为4.02%。 给孩子建账户培养理财意识 对于压岁钱的去处,广西路交通银行理财师建议为孩子开立独立的银行账户,凡是收到的压岁钱一概存入。建立了孩子的个人“小金库”以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设立账本,有计划、有节制地消费。如果父母有一定投资能力,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各种投资品种,了解储蓄、利率、收益等理财知识。 也有一些在银行工作的父母,把孩子的压岁钱集中起来投资基金、保险产品或购买投资金条。业内人士表示,兔年通胀仍将继续,这也意味着更多投资机会。让孩子学会用压岁钱投资,用较少的代价为将来独立生活时积累投资经验。(见习记者 张译心 记者 陈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