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的要求谋划工作,推动新一轮更高水平发展?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崂山区委书记慕建民。 他认为,首先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审视和把握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大势。同时,紧密结合实际,认清自身优势,以国际化的标准和思路谋划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从崂山在全市大格局中的地位看,崂山区作为一个大学科研院所密集、高科技企业密集和高层次人才密集的区域,随着青银高速公路、滨海公路和跨海大桥3条骨干道路相继打通并在区内交汇,崂山区已由青岛南海岸线的终点,变为连接南海岸线与东海岸线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发生了重大改变,交通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愈加显现,这必将带来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的新一轮汇聚。 基于以上判断,立足“十二五”期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崂山区确立了以资本、人才为核心的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实现年税收收入由100亿元向200亿元的跨越为目标,通过加快推动 “一个战略转型”(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带动向资本驱动、技术驱动、人才驱动转变)、全力建设“三大战略高地”(建设资本高地、国际研发设计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努力在“三个功能区”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将崂山区打造成为资本活力之城、科技创新之城、生活品质之城。 他表示,下一步崂山区将重点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向国际标准看齐,加快建设一流水平的金融商务区,强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本高地。金融商务区核心区占地1.9平方公里,已引进建设银行青岛分行、中信万通证券、友利世纪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投资公司、私募基金进驻崂山。围绕打造证券市场的“崂山板块”,特锐德成为中国创业板第一股,2010年又有华仁药业、汉缆集团先后成功上市,崂山区5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600多亿元。今后,崂山区将紧紧围绕金融商务区建设,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金融类企业,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加快资本高地建设步伐,为我市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贡献力量。 二是以崂山科技城建设为突破,打造“青岛滨海公路高科技创新创业黄金走廊”,拉开“青岛中央科技区”的建设序幕。主要是以42平方公里的科技城为载体,以32.5公里的滨海公路为主线,充分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中科院生物所等高校院所,抓好已经启动的青岛国际创新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通信产业园等一批特色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快催生生物医药、光电、新材料、海洋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围绕实施“十、百、万工程”(培育发展10家骨干企业、100家科研机构、1—2万人研发队伍),加快中科院兰化所、中海油海工英派尔、中石化安工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和大企业研发基地建设,使崂山真正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大脑”、“心脏”和“发动机”。 三是借鉴国际发达城市建设经验,提升城市综合载体服务功能,建立更适合居民生活和创业的现代化新城区。一方面,从战略和细节层面,深入学习日本东京等国际大城市在城市空间布局、地下交通系统等方面的建设经验,以金融商务区核心区为示范区,全方位深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功能,使城区交通更顺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经济。重点加快推进税收过千万元和过亿元的一批高档次楼宇建设;以崂山风景区成功创建全市首家国家5A级风景区为新的起点,加快啤酒城改造、崂山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度假产业的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的一批商贸大项目建设,依托青岛大剧院、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等产业,进一步激活中心区的商气、人气和发展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