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打折频道> 消费资讯 > 正文

春节商家为何有钱不赚 “限流”意在保证高利润

1
青岛新闻网 2011-02-01 10:24:43 京报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导语:今年春节京城商家表现有点特殊。一些商家一反常态,放着送上门的生意不做。无利不起早,不管是商家主动放弃还是被动放弃春节大好商机,其最终目的实则是为了赚更多的利润。

1

    春节商家为何有钱不赚  

    不得不放弃的钱:

    网上商城“缺货”实则躲避爆仓

    一边是消费者想于年前在网上下单买年货,但翻来翻去发现,有价格诱惑力的一些商品不少处于缺货状态;一边是快递爆仓顾客抱怨不断、所有员工上阵充当配送工……这个春节,网购商家很矛盾,既希望节前各种促销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下单,又因为订单太多货发不出去,看着日历数日子,希望大年三十早点来到,熬过年关。

    “白领”小尹想买款婴儿玩具送给亲戚做新年礼物,看到1号店的费雪新品促销广告,禁不住想选款玩具。但是点开后发现,婴儿健身器虽然正在促销,但已显示售完。不仅1号店,在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等网上商城也有热门商品缺货的现象。

    以卓越亚马逊为例,其打出3C数码产品零利润促销的口号,力压京东商城与当当网。一款热卖的佳能EOS 7D单反相机,售价比实体店便宜2000元左右,但网站页面从上月初就显示缺货,直至昨日,该商品仍处于缺货状态,只能接受预订。

    一位网络综合销售平台的负责人认为,有些网上商城用促销口号招揽顾客登录网上商城购物,但是却出现缺货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吸引顾客的手段。

    “节前3C数码商品已经没有大规模促销活动了,订单太多了。”一位电子商务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现在雨雪天气、春运等都给货物配送造成一定影响,为保证订单的配送时效,不得不通过减弱促销力度等方式应对目前的爆仓现象。

    新七天电器网CEO左英杰也表示,鉴于一些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口碑,在货件增多的情况下,下架一部分商品也是应对措施之一。但是,左英杰强调,电子商务平台不同于传统的零售渠道,它不仅是销售平台,还是商品推广平台。有些新商品可能还没来得及备货,网上商城提前把商品信息放到网上也是为了给顾客提供信息服务。顾客可以通过在网页上浏览商品的参数,了解商品的简单功能。这是电子商务平台不同于传统零售渠道之处。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渠道如果某些商品打促销广告却长期缺货,就会存在欺诈嫌疑,但是网上商城如果在网页页面上显示“缺货”,就尽到了告知义务,在法律层面上就不存在不诚信促销。

    不让挣的钱:

    商场“限流”意在保证高利润

    不仅是线上,实体领域的商家也有不少摆在面前却不能做的生意。记者近期走访京城多家商场时发现,与新世界百货等大众时尚商场加大春节促销力度不同的是,不少高端品牌却在客流高峰时段玩起了“限流”。

    在位于京西的高端商场金融街购物中心记者发现,该商场的招牌门店,同时也是客流最为密集的LV旗舰店正在限流,不少消费者均在商场门外“翘首以盼”。

    事实上,限流措施对于奢侈品牌而言并不鲜见。记者曾多次在王府井乐天银泰百货的GUCCI品牌门前看到限流告示。限制顾客进店总人数,意味着商场肯定将损失一部分销售业绩。奢侈品牌商品本身的价值与售价的差距很大,经营这些“昂贵”的产品会为品牌带来不菲的利润,但奢侈品牌为何放着送上门的生意不做?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奢侈品牌的商品售价里涵盖了多重“内涵”:原材料、加工成本、品牌价值、市场公关成本、旗舰店经营成本和关税、政府税率成本。

    “一位导购同时服务的顾客数量有限,限流是为了保证进店消费者的购物质量。”一位奢侈品牌行业的专家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奢侈品牌如此看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是因为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万宝龙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贝陆慈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品牌要想成为全球闻名的高端品牌,必须不断赋予品牌新的文化价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是让消费者在购物时享受更高层次的服务。不少奢侈品牌在客流较多时采取限流,是为了让进店顾客能够享受更宽敞的购物环境,获得导购的专业指导,以能够更加了解商品的各种特性,最终获得购物心理上的满足。

    在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看来,尽管奢侈品大多价格不菲,但国内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更看重奢侈品牌商标带来的荣耀感。在这种情况下,奢侈品牌在客流高峰时采取的限流措施,更让消费者感到奢侈品牌对服务等软性环节的追求。

    其实,除了奢侈品牌之外,H&M、GAP等国际时尚大牌也曾在门店中使用过限流措施。与奢侈品牌通过限流保证经营品质相比,这些时尚品牌采取限流措施,往往更看重店铺限制进店人数后,门前排起的“长龙”所带来的“眼球”效应。

    “不敢”挣的钱:

    超市慎重促销以免得不偿失

    超市是一个微利行业,据一位超市从业人员介绍,大卖场一般综合毛利率为8%左右,经营好的可达到11%;而百货公司一般可达到18%以上,最好的可达到26%。这样一来,对于超市来说,客流量就成为了超市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为更大地吸引客流,促销也就成为了超市的重要利器。在春节期间,各超市间促销不亦乐乎,那边商品大打折扣,这边就实行满额送东西或直接减金额的举措。

    消费者对超市的促销也十分买账,每天早上,不少超市门口都会出现排队等候营业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也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这一类消费者对蔬菜肉蛋之类日常生鲜产品的价格格外敏感。

    在促销带来大批客流的同时,超市的购物安全也频频亮出“红灯”。去年9月,某超市在京开出的第一家门店开门营业,9分钱/斤的冬瓜、1.88元/斤的东北散大米、5.99元/斤的大蒜、0.99元/斤的黄瓜……在当日卖场内,吸引而来的巨大客流一度引发混乱,因结账等问题引发的口角也不断。

    一些卖场甚至因“过火”促销造成了人员伤亡。在今年元旦期间,某卖场在上海进行猪肉类产品促销时,一位老人就在买肉时猝死于卖场内。事后了解这位老人是在抢猪肉时被挤倒后当场不省人事的。类似的事故不断见诸报端,反映出零售商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零售企业在促销期间面临安全隐患已成事实,因大规模促销引起的安全事件也不断见诸报端。业内人士表示,促销虽然是超市的一大盈利手段,但因此引来的大量人流超市很难有效控制,完善的安保措施至关重要。建议在促销时制定人流可控的策略,比如有效排队、编号限量进入等。如果不能解决促销背后的安保环节,那么促销就会慢慢成为超市“不敢挣的钱”。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特价打折都是浮云 消费者揭6大超市价格猫腻
下一篇:乐天玛特被指宣传玩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