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006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上,参观国家电网公司正在研发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展示时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用电量很大,应该采用和研发先进的技术。” 循着时代的强音,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寻求跨越的不竭动力。 2006年8月19日,这一天,必将载入史册。我国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奠基,电力工业又一次站在了发展跨越的新起点上。 这是电网发展的一次跨越。几代电网人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我国电网发展方式翻开了新的篇章,以特高压为重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大戏”拉开了序幕。 这是科学精神的一次跨越。包括30多位院士、300多名教授在内的20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近乎苛刻的科学态度在论证、科研和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得到彰显。 这是自主创新的一次跨越。中国的电网技术和电工设备制造将不必在西方大国和跨国企业身后亦步亦趋。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将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我国电网开始迈向世界科技巅峰。 这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次跨越。随着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奠基,我国能源新格局初露端倪。全国范围内的能源资源高效配置成为可能,特高压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一道有力屏障。 这是一次用使命和忠诚完成的突破,建设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国家电网精神。 特高压,是思想解放、理论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结晶;特高压,凝聚着智慧的光芒和科学的精神;特高压,是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选择! 破题:关于能源困境的思考 建设特高压电网是对能源的合理“搬运”,更是对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历史的突破往往肇始于现实的困境。 长沙,蜡烛脱销;杭州,启用临时交通信号灯;从华南、华东到华北的全国性拉闸限电……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不到三年,我国便遭遇了一场缺电“阵痛”。 与电力紧缺结伴而行的是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全面紧张。电力供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紧缺或者过剩,我国的电力在两者之间来回摇摆。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我国的电力发展难道不能走出这个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