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也正是这一年,青岛市的老工业区——四方区紧紧抓住我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重大战略的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三五七”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功能再造、活力注入、环境改善、质量提升”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城区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四方区,正在向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迈出坚实步伐。 求区情、目标、路径之实,把“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作为全区工作的总体目标,沿着“一三五七”的发展思路奋力前行。 要想赢得未来,必先正视现在。面对不进则退、慢亦为退的区域竞争格局,面对四方居民盼发展、盼变化的殷切希望,正处在历史问题的消化吸收期、社会发展的调整转型期、经济建设的换挡提速期这样一个艰难“爬坡”阶段的四方,如何解放思想、重审区情,明晰其发展方向? 四方区党政领导一班人在广泛走访调研、深入听取民意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摆在四方区面前最大的机遇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 最大的任务是始终把经济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第一位,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大的现实优势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倾斜为四方加快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全市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北移为四方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最大的潜在优势是全区产业结构进入了转型升级、换挡提速的崭新阶段,5.83公里的滨海岸线优势将得到集中迸发;最大的思想症结是干部群众在观念上,一时还难以冲破“老城区”、“老工业区”的传统思维定势束缚;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产业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用地结构、人口结构、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城市建设起点低、基础配套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 鉴于这样的区情实际,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发展思路进行了理顺、调整和完善,确立并形成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一三五七”发展思路。“一”就是牢牢锁定“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这一总体奋斗目标;“三”就是突出抓好财源经济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谐社区建设“三大工作重点”;“五”就是重点打造东部创意公园组团、西部欢乐滨海城组团、南部建筑创意产业组团、北部科大都市科技园组团、中部城市新都心组团“五大组团”;“七”就是实行财源经济建设与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线等“七条工作线”分线作战。同时,四方区着眼于为“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注入文化内涵并提供强力支撑,提出了打造“青岛中央文化区”的目标,明确了“一年稳步推进、三年整体突破、五年实现跨越”的战略步骤,启动了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红锦坊艺术工坊等一批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项目。 近年来,四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自己与自己比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兄弟区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可用财力少、办事能力小,居民收入低、购买力差;基础设施老化陈旧、环境面貌凌乱破旧;结构调整任务重、老企业搬迁任务重、旧城旧村改造任务重;失业人员多、老龄人口多、弱势群体多、残疾人多”。正是基于这种对现实、对区情、对差距的清醒认识,才使四方重新找准了目标、方向和航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9年,四方区的执政者们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充分利用解放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牢固树立“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业在人创”、“与其争论,不如争取”的理念,坚持科学务实、积极作为的工作基调,努力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眼界、更严的标准、更积极的作为来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的奋斗目标。2009年,四方区这四项指标增速均占到了市内四区第一的位置。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0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18.4%。 务经济、城建、民生之实,脑中装着项目,心中想着项目,眼中盯着项目,手中抓着项目,千方百计推动项目由虚到实,从纸上落到地上。 项目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主导性、推动性作用,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工作重点,抓住了发展引擎。近年来,四方的执政者们始终坚持靠项目推动经济发展,靠项目改变城区面貌,靠项目提高民生水平。 项目引领税收。有财才能理政,而有项目才能有财。近年来,四方区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一手通过招商引资、招商引贸、招商引财储备项目,一手通过强化措施、创新手段推进项目。2009年,全区一揽子确定了46个重点(前期)项目和总投资80亿元的城区规划建设管理项目,专门编制了重点项目和城区规划建设管理项目2个“大本子”,制定出台了《四方区重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区级领导包项目”和“组团推进项目”等一系列制度,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13个重点突破项目团队,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现场会、观摩会,以项目的“点上突破”带动“组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全区46个重点(前期)项目已有14个竣工或建成投产,24个项目取得形象进度,累计完成投资46.8亿元。承担的13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实现投资23.9亿元,毕勤机电扩建、中外运仓储物流中心二期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严格落实中央“三个100%”要求,加强属地监管,橡胶谷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今年新注册企业及增资扩股项目共实现税收1.3亿元,其中区级税收收入3500万余元,当年实现税收收入内外资项目分别占引进内外资项目总数的53%和64%,比去年分别增长9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在这种量质并举的格局带动下,全口径税收收入实现25.5亿元,增长44.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实现6.3亿元,增长17.2%,增速位列十二区市第一。 规划引领建设。2009年,四方区立足“功能再造、活力注入、环境改善、质量提升”,全面实施了总投资80亿元的4大类27大项的城建项目,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的强劲势头。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的理念,全面启动了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的控规修编,目前,东片控规修编成果已上报市政府,南、北、中三个片区控规修编方案已初步完成,西片控规已经完成基础工作。先后引入美国朗润集团、RTKL公司等世界知名规划设计机构,高标准编制了欢乐滨海城、青岛万科城等重点区域的概念性规划。先后引进万科、保利、中海等全国知名房地产商,参与青岛新都心、晶华玻璃厂及周边地块等成片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老城区规划档次和水平。在高水平规划的引领下,全区房地产项目达到73个,规划面积752万平方米,其中在建项目46个,建设面积481万平方米。全年16个项目实现竣工,竣工面积96万平方米,16个项目实现销售,销售面积61.2万平方米,在建、竣工、销售面积大幅增长。同时,基础设施配套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先后完成了4条道路综合整治、42条道路排水管网改造、35条道路自来水管网改造,投资5500万元完成了杨家群河综合整治,河西河一期、韩哥庄河截污工程也已完工。特别是四方东部8条道路建设顺利推进,6条道路已经贯通并通车,有效缓解了长期制约四方东部发展的瓶颈问题。 发展普惠民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普惠民生是一级党委、政府最大的责任”。今年以来,四方区按照学习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扎实推进“六大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目前共落实廉租住房建筹计划1158套、经济适用住房配建计划2044套,分别超过市政府下达任务的38%、20%。继全市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康居公寓率先开工后,其他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就业工程。共开发就业岗位5.33万个,实现就业3.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率达到95.2%。教育名牌创建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完成了23中、郑州路小学等10所学校的取暖设施,成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基本医疗和计生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改革,3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通了药品零差率网络系统,四流南路被评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合理有效处置了青岛理工大学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事件。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59‰以内,合法生育率达99.2%。和谐社区构建工程。招聘39名大学生充实了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完成了15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改扩建工程,社区办公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生活补贴和工资待遇,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方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嘉兴路街道、南山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政府实事工程。年初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确定的涉及供热、环境整治、筒子楼改造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10件政府实事。已全面,4件已提前完成,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成使用,并被命名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完成了海琴广场周边楼院三期整治,对20栋破危陋房和64栋漏雨房屋进行了维修,为560位60岁以上老人免费实施了白内障复明手续,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1万平方米。 问能力、责任、绩效之实,建立健全抓具体、抓落实、抓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锻炼,成效在一线体现 为政之要,重在落实。四方区坚持言必责实、行必责实、功必责实、过必责实,着力实施“三大效能工程”,努力形成科学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考核和问责制度体系,更好更快地推进全区重点工作落实。 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在四方,这句话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自觉行动。白天,通过走干讲,了解群众需要什么、工作中有什么不足,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让基层知道区委、区政府正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打算怎么干。晚上,利用闲暇时间多读点对工作、对人生有帮助的书籍;多对从事的工作、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及时把自己的体会通过文字记录整理下来,以为白天的走干讲充电。走干讲与读写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读写想是坐而思,走干讲是起而行。坚持走干讲,才能读得透、写得深、想得远;不懈读写想,才能走得实、干得好、讲得准。 干部作风转变工程——“晨碰头周例会日记实”。今年3月 1日后,四方区的四大班子、区直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干部每个工作日和每个周六上午各多了一件事,就是要参加一天工作碰头会和一周工作例会,机关工作人员每天下班时也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填写上报当天工作日志。这是今年四方区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方面打出的一记“重拳”——“晨碰头周例会日记实”。 记者在四方区有关部门了解到,区委、区政府为了严格落实这项制度,专门责成电子政务部门开发了《政府公务人员工作绩效管理系统》,全区所有单位和干部通过 该系统在线填写每天工作日志、每周工作总结和下周工作安排,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定期对上报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工作报表及督查通报。“‘晨碰头周例会日记实’实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公务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每天、每周、每月工作的实时监管,以前“冷、浮、庸、奢、散”的现象明显少了,因为你干没干、干了多少、干得怎么样领导一清二楚。这就进一步改善了机关作风,提高了机关效能。”四方区一位机关干部告诉记者。 干部执行力锻造工程——“督查考核问责相结合”。去年以来,四方区把机关干部执行力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实行重点项目月调度、重点工作安排月汇报、规划例会、开发建设例会、街道农工商公司例会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大督查工作格局。一揽子制定了财源建设、城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谐社区建设、 业务职能等五大考核办法,创造性地将社区和农工商公司考核纳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社区建设“10+X”和农工商公司“5+X”考核指导意见。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干部问责与督查工作相结合的有关规定》,最大程度整合两办、纪委(监察局)、组织部、机关工委等各方职能和力量,切实把干部问责与督查、审计、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仅2009年就先后对工作失职执行不力的干部进行了问责处理。全区上下的思想和精力进一步凝聚到明确责任抓落实、扭住重点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强化督查考核问责抓落实上来,执行意识、执行能力、执行效果明显提高,为全面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