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5年内岛城再添211高校 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5 16:07:57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到2020年,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形成强有力的区域性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普遍开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城乡实现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选择性、特色性更加明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残疾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联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市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

    五分之一财政预算给教育

    据了解,2010年教育投入占全市财政预算的16.1%,而到5年后,这一比例将达到20%。根据《纲要》规定,我市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保障“三个增长”和教育支出比例的提高,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到2012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7%,之后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20%。根据各区(市)实际,合理确定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

    明确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从今年起,三年内须有明显提高。 2013年前各区(市)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达到5%以上,不举办高中的区达到10%。将义务教育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健全高中阶段学校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机制。

    教育用地不得转作他用

    《纲要》明确,优先保障新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用地,任何单位不得将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用地转作他用。今后小区开发项目,配套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用地一律采取划拨方式供应,供地、规划审批前须书面征求教育部门的意见。配套幼儿园由政府投资建设,建设部门应保证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由建设部门组织,建设、规划、教育等相关主管部门参与。

    5年内再添一所“211”高校

    今后十年,青岛市将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积极引进一流大学来青办学无疑是一条捷径。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把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突出的世界一流综合类海洋大学,进一步彰显海洋学科在全国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国家海洋战略和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与此同时,我市要完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届时,驻青高校将又添一所“211”名校。

    八成青岛孩子能上公办园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市长夏耕强调,近年来,孩子“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而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严重不足是主因。因此,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是《纲要》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围绕公办幼儿园数量以及比例等问题上《纲要》进行了多次修改。在1月6日公布的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我市要在2015年实现城乡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占幼儿园总数和在园幼儿总数的80%目标,但经过公开征求意见以及考虑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这一目标最终被确定为2020年前完成。

    根据《纲要》规划,我市将按省定标准建好150所镇 (街)公办幼儿园和1000所左右的农村独立幼儿园,镇(街)公办幼儿园公办教师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50%,每所农村独立幼儿园和附设幼儿班至少有一名公办幼儿教师。到2015年全市9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2017年前全部达到省定标准。

    教师工资可高于公务员

    《纲要》规定,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尊师重教的意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鼓励教师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执教。对在镇以下学校工作的农村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宿舍。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两年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

    根据《纲要》规划,我市将于2012年前基本实现区(市)域内城乡均衡发展,到2015年七区间、五市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到2020年全市范围基本实现均衡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进一步向财力困难区(市)和相对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办学条件差距。建立区(市)域内城乡间、学校间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和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

    2012年前全市普通中小学达到省定标准,2013年前消除未达抗震设防要求的校舍,2015年前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合理布局,新建小区学校满足需求。以均衡师资配置为重点,全面提升城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促使城乡之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大致相当。

    3年建成综合职教园区

    市区局属中职学校校园面积已经成为限制我市中职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为此我市将开建中职教育园区。根据规划,集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园区将在2014年前建成。

    我市还将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各13所,重点建设50个校内实训基地;创建100个对口就业率和优质就业率“双高”的名牌专业。重点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区域性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

    全面普及高水平教育

    《纲要》中提出,按国家规定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全面普及高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优质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青岛市将加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导向作用,注重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积极开设选修课,推行选课走班、学分制等改革,关注学生自主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利用职业教育实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技能课,适当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

    为避免高考成为学生成功的“独木桥”,青岛将进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验,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为核心,主要探索:推进普通高中多元办学、多样培养、特色发展的有效机制;科技、人文、创新人才、国际化特色高中的办学模式。(张贝)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青岛今年工业发展目标确定 增加值要再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