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打折频道> 商场区> 商场超市头条 > 正文

节前购物必读 揭秘商家常用的十大陷阱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4 10:35:30 国际商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有钱没钱,平安过年。又到年底,购买年货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选活动,而消费者在消费时最不不希望的就是被无良商家欺诈。下面看一下商家惯用的消费欺诈的手段。

漫画

    虚假标价

    伎俩: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品名、产地、规格、等级、价格、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

    案例:日前,广州市民陈先生一家3口兴高采烈地去为新家购置家具,陈太太一眼就看中了一款真皮沙发,老板说这是意大利原产进口的,皮质很好,决定买下。陈先生正准备付款时却意外瞥见进货单上写着产地广东,顿时感觉受骗,怒火中烧。

    点评:一些商家抓住消费者偏爱进口货的心理,现在不少包装精美、洋味十足的商品,故意在标识上将洋品牌、洋标志等制作得非常醒目,再打上外国监制的旗号,而实际上往往名不副实,置办大件物品时最去一些质量有保证、口碑较好的大店。消费时一定要看清产地和制造商地址,不要被各种障眼法所迷惑。

    两套价格

    伎俩: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案例:上周末,学生小吴和一群驴友去爬山,途中在一家大排档吃饭,点菜时觉得菜单上的价格都挺合理,谁知道结帐时却发现价钱是他们估算的两倍,小吴询问原因,大排档老板就拿出一本菜单算给他们看,结果的确是帐单上的价格,可是小吴发现这个菜单和点菜时候的菜单不是同一个,但苦无证据,只好默默付钱。

    点评:虽然两套价格在广州已经很难见到,但一些旅游景点还存在这样的情况,消费者若在春节期间外出旅行,需对两套价格的欺诈行为格外小心。

    模糊标价

    伎俩: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

    案例:张小姐最喜欢逛街,尤其喜欢去淘货,特别是遇到促销打折必要血拼一场。久经沙场张小姐介绍,通常促销单张上巨大的“5折”字样旁边肯定会有个蚂蚁大小的“起”字,这时她就不会抱太大期望,因为她就多次遇到过“最低折扣的已经卖完了”,或者只有惨不忍睹的几件。

    点评:模糊标价现象此前在广州相当普遍,针对这种陷阱,就要多留个心眼。不过近日记者走访广州江南西、天河南、北京路等商业旺地,发现了一个可喜的苗头,那就是一些商家已经意识到“起”字的信用危机,改为标成“4到6折”、“7~8.5折”之类尽量准确的信息。

    虚夸标价

    伎俩:为了吸引消费者,商家经常会打出写有“市场最低价”、“出厂价”等震撼字眼的促销广告。

    案例:身为一名家庭主妇,黄阿姨平时特别关注物价。上星期黄阿姨想给儿子买双运动鞋,却遇到了让她啼笑皆非的事。在一家门口标着“全城最低”的外贸店,她一口气买了3双鞋总共花了150元,本以为自己赚到了,但结果转到下一条街却发现一模一样的鞋写着“40元一双任挑”,此时的黄阿姨后悔莫及。

    点评:遇到上述情况,就算你质问售货员这个“全城最低”是怎么评比出来的,相信她也会一通天花乱坠把你降服吧,而最终你也没有任何依据来证明所买到的东西真是最抵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特价”、“跳楼价”等不能提供依据或无从比较的标识,这种价格欺诈行为实为商家的夸大,没有依据不足为信。

    虚构原价

    伎俩:提高原价或遮盖起原标价再进行打折。

    案例:前段时间一款知名品牌皮包刚上市,史小姐就看中了,可是800元的价格对她而言有点贵,一直都不舍得买。前两天该款皮包开始做特价活动,当她兴冲冲地去买包的时候却发现,这款皮包标着原价2500元,现价750元,真是让她一头雾水。

    点评:虚构原价,并谎称降价或即将要提价,诱骗消费者购买也是一种价格欺诈行为。在促销活动中,商家对“原价”必须提供交易记录和票据,“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7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前7日内没有交易价格,以本次降价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4达人探店 记录下消费者眼中的新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