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温州首次将房价与居民收入比例纳入干部考绩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23 10:01:26 京华时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据新华社电 温州市委22日透露,温州市将房价收入比纳入领导干部的考绩中。由此,能不能控制房价不合理上涨,能不能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成了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依据之一。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它是反映居民能否买得起房子的主要指标。根据这项考核办法,温州市以各县(市、区)2010年末的房价收入比为基数,由市住建委和市统计局进行考核。2011年的房价收入比为12以下的不排名,计为基本分;其他的按房价收入比降低率计分,房价收入比比2010年增加的不计分。计分公式为:〔该县(市、区)房价收入比降低率/排名第一的县(市、区)房价收入比降低率〕×5。市委考核各县(市、区)的总分最高为115分,房价收入比最高得分为5分。这些考核分还要折算到每个干部的头上,将整体与个体的考核“打通”。

  房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包括温州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到6倍的合理区间。在今年许多省市的“两会”及去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将房价收入比纳入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目前各地尚未出台实质性的措施。

  温州是全国关注的高房价城市之一。去年,温州市委新的主要领导到任后,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百姓住房等民生问题。市民周民恩说,将房价收入比跟干部的位子挂钩,把老百姓过得好不好与干部干得好不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块了,刷新了干部的政绩观。

  有关专家指出,房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敏感话题,把房价收入比纳入领导干部考绩范围,表明温州市委、市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决心和态度,也对各县(市、区)形成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鲜明导向。

  评论:“房价收入比”考核官员不妨一票否决

  一项事务如果列为重要的政绩,实行明确的目标问责制,将会对官员造成强大的鞭策作用。

  近日,温州市出台办法,首次将“房价收入比”作为一项“硬指标”列入县(市、区)工作绩效重点考核项目,分值占5分,成了检验官员政绩的依据(1月22日《浙江日报》)。

  去年,针对房价飙涨,中央政府连续3次出台调控措施,不过,房价上涨似乎未受到根本遏制,最近几个月,一些城市房价再现上涨苗头。对此,有关方面表示,“最严格房价调控”今年将继续。

  不过,在通胀压力和地方政府土地创收动力的双重夹击之下,“最严格房价调控”还有多少发挥空间,还能起到多大约束作用,无疑是公众普遍担心的。遏制房价飙涨,除经济行政手段之外,是否还有他途?

  将“房价收入比”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作为调控房价的一种“政治手段”,其实值得尝试。

  众所周知,地方官员之所以敢不顾一切力挺高房价,除了土地财政的诱惑之外,更重要的是,高房价推高地方GDP,能为官员制造来可观的政绩,带来锦绣的前程。而一旦“房价收入比”列入政绩考核,这一利益关系可能改写,地方官员若继续痴迷于高房价和土地经济,那么他的乌纱帽将岌岌可危。

  “房价收入比”列入政绩考核的刺激力有多大,从节能减排的例子中我们就可略窥一二。去年下半年来,一些地方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居民限电,企业停产,此举招致舆论的批评。然而,此事虽荒唐,但从侧面也反映出政绩考核的威力。一项事务如果列为重要的政绩,实行明确的目标问责制,将会对官员造成强大的鞭策作用。为了官帽的安稳,再大的利益诱惑,再强的行政惰性也不难克服。

  值得一提的是,“房价收入比”列入政绩考核,在操作上须注意两点:

  其一,房价在政绩考核所占的比例一定要高。如果这一比例不高的话,恐怕对于地方官员没有多少约束力。因为,如此一来,官员在房价调控的成绩上失去几分没什么大不了,堤内损失可以堤外补,通过拉高其他项目如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政绩,整体的政绩很容易就能拉上来。

  房价问题事关公民的基本权利,理应成为最关键的政绩指标之一,尤其是在高房价已危及经济运行安全,成为民众幸福感最大威胁的当下,哪怕对调控房价不力的官员实行一票否决,也不算过分。对“房价收入比”过高的地方,严厉问责,取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评先资格,责任官员一律降职、撤职,几年内不得提拔……明确的目标问责制之下,官员怎敢再推高房价?

  其二,“房价收入比”考核官员须防地方造假。一直以来,虽然房价调控未明确与政绩挂钩,但考虑到舆论与上级压力,地方政府在房价上的造假行为照样屡见不鲜。前不久,甘肃住建厅发布的兰州房价与市场价格相差一倍,就是典型一例。而如果房价更关系到乌纱帽,地方官员的造假冲动恐怕更难以遏止。

  解决造假问题,惟有靠信息公开。例如,地方政府公布房价数据,它不应只是个简单结论,这一数据每个具体来源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等等,所有房价数据背后的信息都应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开,这样的话,就算地方政府能造出一个漂亮数据欺骗上级,但它无论如何都过不了公众这一关。(韩涵 媒体人)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辽宁两年前学生集体中毒事件原因至今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