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小家 要领孩子出游 既然打定主意不回老家过年,赵青海老早就盘算好了这个不回家的春节该怎么过。来青岛10年的赵青海几乎从未认真地逛过青岛,没见过电视里经常提起的海底世界,没去过顾客常提起的海洋世界。“今年过年,我和丈夫决定让我们的‘小家’彻底放松一下,领着孩子去趟海洋世界,再带他去公园转转,今年过年一定犒劳一下自己和孩子。” 一直忙着生意的赵青海表示,即使不能回老家和亲人团聚,也要让自己的小家充满年味儿。另外,除夕夜一定要给双方的父母打电话拜年,听听他们的笑声…… 调查 白领跻身春节留守一族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行业发现,留守族基本集中在从事服务行业的外地来青 “小老板”、服务员等岗位。另外,记者还发现,越来越多的白领、学生逐渐加入到这个群体,他们或是为了逃避父母逼婚,或是为了勤工俭学、争取实习机会…… “小老板”要赚春节这一票 老家临沂的老张已经4个春节没回家乡了,今年也不例外。他告诉记者,越是春节前后,礼品盒、烟花爆竹筒子就越多,而且大过年的,多数人家都嫌乱,直接将这些废品扔进垃圾箱,随便捡点就能做成无本生意。“这种情形基本要从小年过后持续到元宵节前,好的时候一天能'捡'200多块钱的,能顶平时四五天的收入。”老张说,其实像他这样的异乡人很多,比如批水果、卖水果的小老板等,春节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大家都会等元宵节后再考虑回家。 服务行业全凭责任心 无疑,春节无休的群体集中在服务行业,其中商业和餐饮的外来务工人员比例最大。“他们平时的收入不算低,加上平均年龄较小,都是家里的‘宝贝’,真愿意留下来过春节的根本没有。”岛城一家三星级酒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和过去不同,现在餐饮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工资水平明显提高,而进入这些行业的多数都是20岁左右、抱着锻炼自我为目的的年轻人,他们比较自我和个性,根本不会为了几百元的加班费而甘愿春节留守加班。但服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即使是春节也要有人上班,所以每年留守的多是年龄较大的老员工,以及部分重视晋升机会、有责任感的年轻员工。 不堪压力白领恐归 有着较高学历、衣着光鲜地进出写字楼办公的白领也逐渐加入留守大军:他们中有人是因春节花销压力过大,像一家软件公司的小于表示,自己收入不算高,养房、养孩子就够紧张了。春节带妻子、孩子回趟新疆老家,光机票就要6000多元,再带点礼物给父母和兄弟,走时还得留点现金,一趟下来接近2万元,堪称年度最大一笔开支;也有人是因为春运太折腾,老家在东北的李女士称,直达老家的火车票根本买不上,只能先坐汽车到烟台,再转船去大连,最后倒火车回老家……7天假期,要在人海中提着行李和年货辗转3种交通工具,真让李女士犯愁;更甚至有的人是因为没结婚对象,回老家后总被父母和亲戚催婚,甚至整个假期成了“相亲周”。此外,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以及面临找工作的大学生也选择春节留守青岛。“一来一回光路费就要好几百,顶上我一两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我留下来,随便找个餐馆打工,管吃住月薪1000元。”岛城一高校学生这样说。 讨论 春节该不该回家?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过春节一定要回家与亲人团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一部分人的这种观念正在被淡化。近期,网络上就“是否春节该回家”激起了热烈讨论。 正方网友观点:春节一定要回家。在老一辈的眼里,过年回家看看父母等长辈是人生一大幸福。不是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但我们确实应该再把这种幸福感找回来。回家过年可以丰俭由人,无需为了面子而过度张扬、变成负担,能回家团圆对父母和自己都是最大的幸福。 反方网友观点:未必非要春节回家。大城市中的生活压力、春运的紧张形势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理性来看,春节未必是回家最适宜的节点。其实只要有心,换个客运淡季回家看看父母长辈们,一样也是团聚。 (撰稿摄影 记者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