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伦贝尔出现冰雾天气,行驶车辆都打起了警示灯,行驶缓慢(摄影:余昌军)
吉林雾凇岛上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美不胜收 近日,素来习惯于低温严寒的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三省正在经受近年少见的严寒考验,局部气温甚至逼近-48℃。 内蒙古呼伦贝尔整个城市被“速冻” 近几天,家住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水泥厂宿舍的张先生要“全副武装”才敢出门,在海拉尔生活多年的他,已经习惯当地冬季寒冷的天气,但这次“超低温”却让他不敢怠慢,除了棉衣棉鞋,出门时连袜子和手套都要套两层。 “今年冬天感觉特别冷,防寒衣服一件都不能少,出门就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张先生说,有很多年都没有这么寒冷过了,简单的一层棉衣早已失去御寒作用,城市里被逼人的寒气笼罩,大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好像都在躲避寒冷。 据内蒙古区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桂莲介绍,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从12日开始持续低温天气,至16日,连续5天。是入冬以来温度最低、持续时间最长的极寒天气过程。期间,以图里河14日出现的-47.4℃为最低,并创下当地今冬最低温的记录。不过,这个气温与历史最低值还有一定距离,呼伦贝尔其他测站也尚未出现突破历史极值的低温。 以呼伦贝尔市的根河为例,在1951年至2010年60年中,几乎每年1月中旬都会出现最低气温小于-40度的低温,其中比较严重的年份为:1961年1月4日至19日,连续16天低温。1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为-48.5℃,出现在1960年1月18日。近期的低温虽然没有突破当地极值,但也是不多见的情况,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严寒低温导致呼伦贝尔全市出现冰雾,能见度差,地上树上全是冰,人们出行受到很大影响。在家住牙克石市的许女士看来,似乎整个城市也如同人们感受的寒冷一样,被“速冻”了。“大街上人少了许多,人们尽可能在晚上不出门。路面上被车尾气化开的积雪,大都积成厚厚的冰层,人们在冰上行走时,步步都要小心。”许女士说。这样的冰雾天气一直持续到17日才有所好转。 低温对当地畜牧业影响最大。严寒天气使牧民无法正常放牧,呼伦贝尔草原牲畜提前一个半月进入饲养期,圈养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牲畜冻死冻伤,但是当地饲草仍有缺口。当地政府及驻军为牧民破雪开道,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须品及草料等物资。 受寒冷天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各大医院中,患咳嗽、感冒、气管炎的人数增多,尤其是以小儿和老年患者居多,并且多为呼吸道疾病。 未来三天,内蒙古东北部气温有所回升,冰雾天气好转,能见度转好。不过,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牙克石、根河等地气温仍在-35℃左右。 东三省出行最麻烦 不仅仅在呼伦贝尔,东北三省也在经受低温严寒考验。在吉林,不少地方15日的最低气温达到近年来少有的低,个别县市气温甚至逼近-40℃。省会长春自2001年之后还未曾遇到像-30.8℃的低温,16日的最低气温也仅有29.2℃,在近10年排在第二位。 同样是16日,辽宁沈阳也迎来了入冬以来的最低温,-30.6℃。这一低温是1951年以来1月历史第二低温,仅次于2001年的-32.9℃,与1955年、1958年的并列第二。 极致的严寒给人们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出行不便。在哈尔滨市,由于天气寒冷,许多露天停放的车辆无法启动,众人推车的场景屡屡出现。各家汽车修配厂的生意也变得红火,工人们抬着汽车蓄电池穿梭于居民小区,为汽车充电。在长春市的街头,路人在寒风中苦苦等待出租车,但无奈出租车的生意实在太好,很少看到有空驶的出租车经过。 此外,还有不少将车停在室外的私家车主也不得不早早出门除霜暖车。从一些汽车4S店了解到,这个周末,因汽车低温打不着火请求救援的数量达到数十起,甚至超过了正常情况下整个冬天的总和。16日,长春一辆私家轿车就因路面打滑而“跳”上了雪堆,车底盘被高高托起。距离路面近1米高,一个轮子扎进雪堆,另外3个轮子悬空。前保险杠撞碎。轿车困在上面一夜。 持续的严寒虽然给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是乐观的东北人依然享受着北国壮丽的风光景色。随着一年一度的国际冰雪节正式启幕,“北国冰城”哈尔滨进入冰雪旅游最旺季。 同样,严寒的天气给吉林带来了多年以来“最好”的雾凇美景,数九寒冬,吉林省吉林市雾凇岛上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美不胜收。沈阳棋盘山滑雪场,勇敢的人们嬉雪滑冰,充分享受着具有东北鲜明特色的冬季气候,很多外地游客更是慕名前来体验观光,上周末更是有4.7万人挤进棋盘山冰雪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