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 正文

调查称七成网友没有年终奖 无奈直呼"被平均"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13 15:54:20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年终奖该怎么花】

    年终奖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通胀下,工薪一族的年终奖、公司分红该如何打理?怎样投资才能最大限度的抵御通货膨胀?理财专业人士建议,年终奖的打理要兼顾消费与投资,最好3成消费7成投资。

    摸清“心理账户”理性消费

    面对预期越来越强烈的通货膨胀,工薪族应该如何打理年终奖?业内人士表示,对年终奖进行理财首先要先过心理关。

    他认为,人们在实际理财过程中,把在现实中的收益从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去。比如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馅饼”账户中。对于“勤劳”账户里的钱,大家一般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而对“奖励”和“天上掉馅饼”账户里的钱,则会抱着更轻松的态度花掉。

    但事实上,年终奖绝不是“奖励”,它同样是你辛苦一年挣来的血汗钱。因此,当你分清“心理账户”,将所谓的“意外之财”放进本应属于它的“勤劳”账户后,就会更加悉心、谨慎地支配财富,帮助你理性地消费。

    老百姓应做张“年度分析表”

    对于年终奖,有专业人士建议老百姓要有意识地在年底为自己和家庭做一张“年度分析表”。这张表的内容包括:1、全年的收入情况,包括工资收入和其他投资收益,以此来明确自己财力如何;2、各种支出情况,哪些是不必要的,作为下一年的参考;3、房贷等债务情况。“理财不是一次或几次成功的投资,而是长时间持之以恒地执行理财计划”,一般来说,得到一笔年终奖后应该按以下顺序使用。

    第一步:

    先考虑“必须要交的”,包括房贷、赡养老人、到期的债务、子女学费等;

    第二步:

    “必须要花的”,包括个人或家庭的衣食住行等必需品的支出;

    第三步:

    “必须要攒的”,包括保险、养老金等储备。扣除以上部分后,剩余的财力最好将其用作投资。“年终奖的打理要兼顾消费与投资,拿出三成去消费、七成去投资。”

    评论:年终奖那点事儿,谁会在意?

    根据《2010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2010年相比2009年企业年终奖预算总体平均增8.4%,主要是经济效益提高和其他原因,和物价上涨完全没有关系。而广州年终奖人均金额4486元,排名全国第四。房地产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拿到六位数的年终奖,移动电信等部门普通员工“上万”,证券公司里客服等基层岗位也可能拿走6位数的年终奖。(1月12日《广州日报》)

    一年里,最后的个人收入总额统计是要靠年终奖来完成,但结果并不会影响人们的心情,一切都没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

    影响人们心情的是自己拿到年终奖后与其他行业、同行单位对比后的结果。广州的标准人均排名第四,完全有做标本考察的资格。年终奖范例实际上是印证了普通民众因为经济收入不同而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尴尬。

    人们在谈论年终奖时,一般都是谈论四位数以上的“年终奖”,农民工和一些私企在年底发放的行政性的过节费不在约定俗成的“年终奖”范畴。

    媒体也是视而不见地限定出“企业年终奖”的概念,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行政事业机关的年终奖数目,可以肯定,和企业一样,不同行业、不同分工和不同经济环境下不可能有相同的年终奖数目,也就不可能有人统计出行政事业机关的年终奖的实际平均数来。

    企业年终奖发放的标准不同是因为企业的效益不同的结果。人们在羡慕证券公司、移动电信等垄断企业拿到超过5位数的年终奖时,通常都会“认命”了事。社会阶层的不同俨然成为经济收入水平的标尺。

    年终奖年年都有,最初对证券公司、房地产企业、移动电信等部门的暴利还有一些质疑声音,但与此对应的所谓“仇富心理”作为评语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质疑的存在,渐渐的企业的年终奖数额再大都不能引起舆论的关注了。

    通过年终奖的标准是不是可以划分出中国中产阶层的标准尚无定论,不过,以目前媒体提供的企业年终奖上线标准看,能够拿走5位数以上的年终奖企业员工跻身中国中产阶层应该没有异议的,遗憾的是,他们占有中国总人口的比例显然不构成理想状态的“纺锤型”,也就没有人在意年终奖对于中国总体经济进程的现实意义了。

    对个人来说,如果有人羡慕“上万”以上以及“六位数”的年终奖,那么进入垄断行业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竞争激烈,成本也超高,不如效仿美国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男主角——去做证券经纪人,不是需要大学生文凭,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拥有高薪。别忘了,在中国,从事证券业你还可能六位数的年终奖。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职场日记: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下一篇:盘点中国十大80后美女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