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山东 > 正文

网友热议三字经禁令:出问题的不是典籍是社会

1
青岛新闻网 2011-01-02 07:46:51 山东商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 专家说法

    “取”与“去”,得由时间验证

    学者秋风认为,《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启蒙学教材成为经典,被人们广泛传诵,已经证明了,他们就是精华。当然,这样的精华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自负地遴选、确定、告诉世人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由无数父母、孩子、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没有比这个漫长时间过程中的自发选择更明智的了。

    秋风表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看上去正确,但前提是有人来“取”,有人来“去”。揆之于历史,在人们可记忆的岁月中,对于传统,似乎都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采取这一原则的主事者认为,自己已经站在传统之外、传统之上,可以像观赏博物馆中的展品一样,挑挑拣拣。而他挑拣的标准,只不过是自己的标准。自身需要某个东西,就是精华,不需要的东西就是糟粕。操着这样的标准的人一路挑挑拣拣下来,最后,传统几乎都被糟粕了一遍,奄奄一息了。

    ■ 学校表态

    国学学习要与现实结合

    济南市最早推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原大明湖路小学校长、现甸柳一小校长杨兴勇认为,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不值得提倡。杨兴勇表示,经典诵读必须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科技发展肯定比古代发达,因此经典如何结合实际非常重要。另外,经典诵读要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同时又不能仅仅是为了背诵,还要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使小学生一定程度上能够联系到现实生活。“背诵多了,有了积淀,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自己会解读。当遇到事情之后,能够更理性地结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来理解经典,而不要盲目。”

    网友“冥王星主”表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可以用在任何一种读本读物上,很多时候要理解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一种思维方式,就需要从现代的角度立场再认真地全文阅读那些曾经的典籍,更能捕捉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脉搏,真正体会不同历史背景之下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 相关新闻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实施,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的持久兴趣,中国孔子基金会制定了儿童经典诵读考级制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背诵的篇目进行考级测评。

    读“之乎者也”可“考级”

    学生可根据兴趣报考

    近日,记者从济南市光明街小学了解到,作为全国首所孔子文化主题小学,该校联合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各开展一次经典诵读达标评级活动,学生根据自身的诵读水平自愿申报参加考级。届时,基金会的专家组会来到学校,采取抽查或笔试的方法对报名学生进行评定。根据考级测试结果,由孔子基金会和学校一起填写并颁发《经典诵读等级证书》,同时,在中国孔子网上张榜公布“经典诵读小学士”“经典诵读小博士”名号。

    据悉,经典诵读考级共分六个等级,一级需累计背诵古诗词25首,并能背诵《三字经》中的大部分内容;二级需累计背诵古诗词60首,背诵《论语》学而篇八则,《论语》为政篇六则; 三级需累计背诵古诗词110首,《论语》八佾篇五则,《论语》理仁篇十三则;获得三级证书的同时授予“经典诵读小学士”称号。 四级需累计背诵古诗词150首,《论语》公冶长篇十一则;雍也篇七则,述而篇八则,泰伯篇八则,子罕篇十则,并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基本意思;五级需累计背诵古诗词200首,背诵《论语》乡党篇一则,先进篇四则,颜渊篇六则,子路篇八则,宪问篇十则,并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基本意思;六级需累计背诵古诗词220首,理解基本意思;背诵《论语》微子篇一则,尧曰篇一则,灵公篇十则,阳货篇四则,子张篇三则,季氏篇五则,并且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基本意思;背诵惯用语、趣味成语、名言集锦、歇后语、常用名言、典型句式等经典语言材料,累计达到100个统计单位,能用自己的方式灵活地表达意思,正确运用。获得六级证书的同时授予“经典诵读小博士”称号。(记者 徐玉芹 张雯雯)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天价红丝砚身价飙升一年涨五倍 价值千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