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育儿频道> 头条新闻 > 正文

100个发烧娃 90个打吊瓶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27 11:34:20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输液在临床上使用过多埋下药物滥用的隐患 专家提醒别让孩子从小就“耐药”

    早报讯 100个发烧的小病号中,有近90人会通过打吊瓶的方式退烧治病。近日,国家发改委统计全国每年人均打吊瓶8瓶,远高于国际2.5-3.3瓶的水平,埋下了药物滥用和过度医疗的隐患。记者昨日在岛城多家医院调查发现,生病打吊瓶已经成为患儿家长的共识,吃药几乎已经成为附属手段,屁股针更是绝迹于医院,除了医生怕担风险,家长的急切心理也造成了吊瓶大行其道。

    家长心里急

    主动要求打吊瓶

    “医生,我孩子发烧了,赶紧给挂个吊瓶吧。”昨日,记者在海慈医院儿科采访时发现,一名家长抱着孩子来就医,一进门就要求给孩子打吊瓶。接诊医生在给孩子诊断后,建议先吃3天的药来退烧,但家长不同意,认为退烧慢会影响孩子上课,坚持要打吊瓶,医生只好将写好的药单划掉重新开药。近日,记者还先后在儿童医院、市立医院、八医、九医采访,发现患者生病后对吊瓶的依赖性很强,动不动就要输液,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不少患者主动要求打吊瓶,认为吃药康复太慢,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现在100个小病号里面,得有八九十个是通过输液来退烧,不可避免地通过静脉输液使用抗生素。”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徐静介绍,急诊输液室每天有500人次输液,达到总接诊数量的80%以上,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而发烧的患者中,有90%的孩子会通过打吊瓶退烧,有时候医生都拗不过患儿家长。

    医生怕埋怨

    上来就给用“好药”

    “说句实话,有时候为了疗效好,我们医生宁可用好药给病人治病,打吊瓶就更习以为常了。”一名内科专家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很多小儿发烧极可能是 “幼儿急疹”,等到出了疹子就好了,但家长不懂,恨不能立即退烧,医生为了确保自己的判断不出纰漏,宁可先挂上吊瓶再观察,如果出了疹子,吊瓶就算白打了,但万一疹子没出,吊瓶就能保住医生的声誉,避免家长的斥责。但这种情况会导致滥用抗生素,最终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一些孩子生病后康复速度很慢,甚至会迅速成为重病,如感冒几天后就转成肺炎等。

    对此,家住重庆南路的聂女士表示,家长希望孩子健康的心态医生应该理解,但医生不能为了避免风险而给孩子用一些不该用的药物。“一些道理医生比我们明白,怎么能拿病人的健康做赌注?”聂女士的儿子今年四岁半,从小就很容易生病,每年冬季都会发烧、咳嗽,她怀疑这与孩子小时候一生病就打吊瓶有关。 (陈珂)

    专家提醒

    别把孩子治成“耐药娃”

    “现在屁股针越来越少了,有时给小病号开药打屁股针,家长就会翻脸,他们觉得用便宜药不踏实。”八医儿科专家说,从临床看,至少有一半小患者使用了比较高级的抗生素,而实际上用普通的药就足以治病。记者调查发现,“屁股针”在岛城医院几乎销声匿迹,伴随输液普及的是各类抗生素的二代、三代产品,患者体内的细菌在这种情况下,耐药性不断提高。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先口服,之后才是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在前面的办法有效时,不应该选择后面办法,尽量少用高级抗生素。”九医内科专家提醒家长,孩子生病后首先要判断感染种类及感染程度,之后再选择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千万不要盲目选 “好药”,否则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赴美生子:一场费用高昂的美国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