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加运费花三十万欧元 由于格拉苏蒂公司近二十年来主要生产腕表、小型钟,不再生产这种座钟,当年的制表工匠也无法查找到,为此总部专门组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制表工匠和钟表修复专家,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修复完成,加上运输等费用,为此花费了三十多万欧元。 在检查中,德国专家发现,当年德国人将这座钟带入青岛时,并没有考虑到青岛潮湿的气候特征。由于老钟内部装置生锈严重 涂上“保护膜”再用50年 这次他们考虑到青岛空气中的水汽、盐分等情况,对钟表一些部件进行了特殊处理,涂上了“保护膜”,现在可以保证这座钟可工作50年没有问题。在德国经过2次维修之后,天文钟终于恢复了原貌,明天回到青岛天文台。由于钟表落地后,还需要专家进行调校钟摆,因此,格拉苏蒂公司特派出一位专业技师随送返的天文钟一同来到中国。 天文台台长孙立南说,辗转一年多时间,经过德国高手的 “妙手回春”,70多岁的天文钟不仅恢复了运转,而且还修旧如旧恢复了原貌。天文钟回归之后,就可以让天文台的“镇台之宝”——天图式赤道仪重新“焕发青春”。 相关 新闻 南京专家来修“追星千里眼” 天文台里的大天文望远镜是1932年引进的我国主权下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可谓我国天文望远镜的“鼻祖”。上个世纪50年代,天文专家们为这架天文望远镜安装了“千里眼”——自动追星仪,只要输入天体的位置,自动追星仪就会带动天文望远镜‘捕捉’到这个天体。但从今年8月起,自动追星仪出了问题,无法精确地追星了。天文台坚持了几十年的每日太阳黑子观测不得不中断了,其他的天文工作也停滞。 昨天下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雷成明等4位专家专程从南京赶来青岛,帮助青岛天文台维修这套“追星千里眼”系统。昨天下午4时,专家们来到天文台后直接就上了圆顶观测台,让工作人员打开天文望远镜和自动追星仪现场检测。在现场,记者听到机器打开后,天文望远镜下面发出低低的轰鸣声。工作人员房昆对专家说:“自从出现这种声音之后,自动追星仪就不好用了。”南京的专家认为可能是自动追星仪的恒动调节器因为年久老化、电流出现问题而导致追星不准确了。 雷成明告诉记者:“星星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地球是在不停转动。天文望远镜要想捕捉到这些星星,就要保持和地球一致的转动速度。自动追星仪就是利用了相对静止的原理,在保证和地球同步的情况下确定星星的位置。而恒动调节器在其中就起到了永远和地球保持同步的作用。一旦恒动调节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不能保证和地球同步,也导致星星的位置总是变化,而不能锁定其位置了。”随后,专家们将恒动调节器从天文望远镜操作台上卸了下来,然后拆开,逐一清洁里面的零部件,并检查里面的电流和电阻情况。到晚上8时,专家们才将恒动调节器内部零部件清洁和检查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