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三】拆迁办公室 假离婚演过头夫妻各自飞
周玉香在云南路拆迁办公室工作了整整3个年头,每天进出办公室的,除了向拆迁居民解答各种政策问题,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有的是老人背着子女‘偷偷’来咨询,有的是一大家子一起来打听,他们能分到多少房产,最让人感觉荒唐的是假离婚闹成真离婚的事怎么就那么多? 为了房想到假离婚 “周玉香的记忆里有个数据特别清晰,3年中,因为假离婚弄巧成拙,然后又到拆迁办公室哭闹的有27例,至于那些羞于启齿,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就没法统计了。
“我接待过一名中年妇女,43岁,17年前结婚,15年前生下儿子,每天都在为丈夫、儿子忙活。”周玉香说的是拆迁片里的一名居民,和许多家庭妇女一样,李琳(化名)每天“家-单位-菜市场”三点一线的生活很有规律,丈夫虽然挣钱不多,可一家人住在一间50多平方米的套二房里,而且还是承租的公房,十几年过去了,日子也算温馨。
去年,街道到家里摸底,说是房子快要拆迁,先做登记,两口子这叫一个兴奋,第二天李琳办公室里的人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有人开始给李琳出主意,建议两口子假离婚,可以多要套房子。李琳是个保守的人,尽管不情愿为了买房和丈夫假离婚,可毕竟一套房子值好几十万,李琳琢磨了一个礼拜,还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
假离婚变成真事
丈夫对李琳的提议很感兴趣,并想到可以给儿子将来娶媳妇准备上一套房子,李琳心底对假离婚的畏惧感一点点地被冲淡。
离婚手续办得很快,两夫妻在婚姻登记处走了个过场,并说好儿子跟李琳生活,在办理手续前买下的房屋产权归到了丈夫名下。按照两人商量的想法,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没有房子又带着个孩子,如果拆迁怎么着都得给套房子。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李琳依然和过去一样把心思花在丈夫、儿子身上,只是多了个心事——什么时候拆迁、分房。可丈夫的生活却有了不少的变化。李琳发现,丈夫经常下班不回家吃饭,对她的态度也开始冷淡,一个危险的讯号让李琳有些坐立不安。终于,李琳发现了丈夫的秘密,丈夫和单位的一个女客户有了暧昧关系。
赔了丈夫折了财
李琳和丈夫的战争就此爆发,起初碍于面子,两人并没有大动干戈,李琳希望丈夫悬崖勒马,可并没有挽回丈夫的心。后来,李琳在一次争吵中打了丈夫一个耳光,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张起来。李琳到丈夫单位闹了几次,但毫无作用,丈夫下达最后通牒,说他们已经离了婚,让李琳赶紧搬出自己的房子。
李琳终于明白了两人的关系不能挽回,于是把希望放在房子身上,可到拆迁办一打听,人家开发商只认房产证,要钱还是要房都由产权人说了算。李琳哭着说,是丈夫和别人有了奸情,还说老房子原本是两人一起买的,应该有自己的一半,连当初离婚都是假的。可离婚协议写得清清楚楚,李琳人财两空,万念俱灰。
亲历者的话 莫让金钱吞噬了亲情
“为了一套房产假离婚,太荒唐了。”周玉香在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因为家庭纠纷到拆迁办折腾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夫妻,例如为了买房办假离婚,本身就是违背道德的事情,根本摆不上桌面,出了问题也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于是就到拆迁办哭闹,有的为了让对方也得不到房产,干脆吃、住在拆迁办里,每天盯着,不许工作人员给过去的“另一半”办理手续。能放下的还好,较劲的非得打官司,或许证据充足能赢下官司,可俗话说“一场官司十年仇”,一旦走上了法庭,无论能否通过法律解开疙瘩,结果都会让亲情陷入更尴尬和无奈的境地,在对簿公堂、得到了对与错的判决后,亲情官司还是会出现“赢了纠纷,丢了亲情”的情况。
观点一: 打官司是解决纠纷的必然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法律学专家崔凤认为,有些经济关系已不是传统道德所能调整,亲情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亲属之间的房产官司日益增多,是公民利益主体意识增强,也是法律意识增强的表现,从法律角度讲,是应该遵循的一种解决方式。
观点二: 房价高催生房产官司
崔凤分析,亲情官司实际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以亲情官司中最为突出的房产纠纷为例,这些官司有一个先决条件——房价的日益攀升。
“其实,房子原本是给人住的,但随着价值的升高,房子已经成为一种资产。”当一栋房产实实在在地摆在家庭成员面前时,很难有人不为之动心,或者想多占、或者想独占,纠纷也就此产生,解决好了,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处理不好,将令整个家庭陷入这场争斗当中。
观点三: “自我意识”导致纠纷增多
崔凤分析,房产官司涉及的方面无非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姊妹之间、夫妻之间。在父辈与子辈之间的纠纷中,子辈往往工作不佳或者是刚刚踏入工作,无力购房,加上“新人无房无车不结婚”的社会现象日益明显,因此不得不让孩子想方设法地抢占老人奋斗来的房子。作为老人,在没有更多经济来源时,同样很容易产生“自卫心理”,对子女提出的要求往往感觉是在“抢我的”,于是开始寻求家庭其他成员或者是法律的援助,也就造成了两代人对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