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五粮液涨价”是一个畸态样本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15 17:01:20 长沙晚报【字号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北京多家超市称收到五粮液厂家的提价通知,每瓶提价幅度高达50元。五粮液给出的提价理由之一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分析称公务宴请、节日送礼是高端白酒最主要的消费支撑,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而“满足身份需求”却十分刚性。(12月14日《新京报》)

  涨价需要理由吗?如果非要找一个,五粮液给出的答案是“消费者的身份需求”。的确,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产品的最终埋

单人其实是消费者,既然如此,无视消费者需求的后果,当然只能是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于是,真正精明的企业,不会仅仅把“消费者是上帝”这句话说在嘴上,而会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这一原则。

  对于企业而言,假如产品定价太低,就会无利可图,甚至可能直接导致亏损;而定价太高,则往往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如何确保产品定价既保证企业利益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颇显技术含量。

  而正常情形下,“企业的利润”与“消费者的需求”,其实本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最终的定价也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然而,到了五粮液这里,涨价竟然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同时也顺应“消费者之需”,如此皆大欢喜的涨价,又何乐而不为呢?假如五粮液不涨价,倒是要愧对消费者了。

  不可否认,与正常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不同,在公务宴请和节日送礼这些特殊场合,“价格不敏感,满足身份需求的刚性”,其实未尝不是句大实话。既然名酒消费中花钱的未必是埋单者,“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也是礼尚往来中的潜规则,那么,企业利润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在涨价这点上达成共识,也就并不意外了。

  一言以蔽之,当“消费者身份”也可以是产品“涨价”的理由时,被颠覆的恐怕不仅仅是经济学常识,而是更多暴露出社会价值观甚至基本规则的扭曲。而“五粮液涨价”只不过是这种畸变的样本之一罢了。(吴江)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官员倒卖房票牟利涉嫌受贿罪
下一篇:细数潜伏贪官色官十大隐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