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社会 > 正文

高校出现跑腿族 为同学买吃买喝赚辛苦费(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09 14:03:14 搜狐新闻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更换纯净水桶是“跑腿族”的业务之一 本报记者 孙晶磊 摄

    长春高校出现“跑腿族”引发热议

    学生为同学买吃买喝赚“跑腿费”;有人认为这个是互惠互利,有人认为这不利于学生日后成长

    校园从不缺乏“潮人”、新鲜故事、“牛人”、个性老师……哪一次趣味作业最有创意?学校最近最流行什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就与我们联系吧!本报“校内”栏目与你相约,让我们不见不散。

   

 本报讯(记者 邢程 实习生 李晓飞)近来,长春高校出现了“跑腿族”——就是替人家跑腿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各方的思考,有人认为这是互惠互利的事,很正常,有人则认为,这不利于学生日后成长。

    楼层不同 送水价格不一样

    在东北师范大学读研二的陈同学,每天除了做家教,还有一项兼职——送水。

    “我给他们送一趟水,1楼到4楼收两块钱,5楼以上收3块钱,价格随着高度涨。”陈同学说,用这个办法赚钱,纯属偶然。去年12月的一天,6楼的一个同学生病了,让她帮着送了两大桶水,之后又找她送,可能是觉得不好意思,就给了她3元钱。之后,又有好几个同学找她送水,都是有偿的,这个价格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一个礼拜能赚五六十块钱,随着赚随着花了,买点水果啥的。”陈同学说。

    当问及是否影响学习时,她回答:“怎么会呢?现在都研二了,课也不多,我平时也不爱运动,就当锻炼身体了。”陈同学说,有时寝室的姐妹们怕她累,要帮她送,她都拒绝了,她说习惯了就不累了。有时送水到寝室的时候,有的同学还会多给她钱,比如说给5元。

    记者采访她的10分钟里,就有5个送水电话打到她的手机里。“今天的活还真多起来了。”她说完,就拎起一桶水上楼了。

    宣传板上有“跑腿”广告

    近日,记者在走访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时发现,在图书馆或宣传栏均贴着“跑腿广告”,除了送水、送奶的广告,还有送饭、送洗衣服的。

    长春大学大三学生张浩说,他们经常找这种跑腿的,买一份饭带到寝室,跑腿费是1元钱。超过五份的话是10元钱。买啤酒就另算;取快递是2元钱;洗衣服,纯手洗的,5元到10元不等。

    ■观点PK

    “雇主”太懒 不利独立 “现在雇人跑腿花的是父母的钱,这在旧社会不是公主小姐作风吗?”大学生家长王女士说,如果依赖这种方式,以后成家独立生活还去雇人做吗?

    互惠互利 各取所需 “很合理,有需求有跑腿。我有钱,我雇人跑腿,‘跑腿族’也乐意赚这个钱。”长春大学大三学生胡瑞说。大二蔡同学说,这是互惠互利,不是坏现象,各取所需。

    容易养成坏习惯北京市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朝忠分析说:“校园里这种跑腿现象,看似是你情我愿,但是往深了看,就是坏习惯和不良风气养成的过程,学校应该在学生消费观念中加以正确引导。”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闪婚丈夫怀疑妻有外遇 将其勒死后焚尸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