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湾之城”建设实现多点突破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让大青岛跃上发展新平台 当下的青岛,已经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 清晰浮现的“环湾之城”,科学地疏解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压力。青岛因而彻底走出了传统带状城市的空间束缚,转而以海湾型城市的全新姿态,在更为阔大的空间里,更为从容、更为自信地谋篇布局。 全新定义的“环湾岸线”,则成为这座城市 “转方式、调结构 而这一切,都导源于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岛市委、市政府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确定未来青岛城市发展路径为重心的全新城市发展战略。 正是在它的强力驱动下,这座城市踏上了精彩的蝶变之旅。在这“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替关口,以更高远的视野,跃立山东半岛,张望全球风光。 突破瓶颈,搭建发展新平台 只有回到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中,回到这一战略确立伊始的语境,才能理解“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对青岛意味着什么。 那时的青岛,正处在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城市既有空间趋于饱和,面临着产业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旧有的发展格局已经隐隐成为城市更上层楼的“天花板”。 在这一背景之下,基于对外在机遇的敏锐把握和对自身特质的战略性洞察,市委、市政府科学、审慎、果断地提出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城市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所确立的沿胶州湾北上的“环湾”视野和“拥湾”抉择,是这座城市空间布局一次重大转型。 它彻底突破了昔日带状城市的空间模式,转而沿胶州湾北上,依托主城,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临近的海阳、莱阳、高密、诸城为外圈层,构建多圈层拥湾发展的全新格局。 这样的空间安排,刷新了“大青岛”的定义,突破了城市发展的“天花板”,为青岛的空间拓展和产业升级搭建起了重要的平台。 多点突破,全新增长极发力 而现在,当我们注视这座城市时,赫然发现,随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推进,倾力构建的环湾核心圈层已经强势崛起诸多全新增长极,为城市发展提供着新的动力。 位于湾底的胶州湾北部地区是最先起步的组团,也是如今环湾核心圈层最夺人眼球的区域。 这片昔日的盐田,被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重新定义,如今正崛起成为一座高端特色产业和创新创业要素快速集聚、生态花园式宜业宜居的科技新城。这片区域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产业园区的概念,这座城市的决策层对它有更高的寄望:它要“打造一个具有海湾特色的新城区,一个个性特色鲜明、具有特殊魅力的生态新城区”,要成为“全市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这种复合化的功能定位,其实表达着青岛在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模式的强烈冲动。 围绕这一定位,连续两年,在政府饱和性投资的强力支持之下,整个高新区主园区就以日新月异的神奇速度,上演着沧海桑田式的大幅变迁。 目前,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基本完成,高端产业快速进驻。共引进了冠捷LCM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北科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重汽专用车、LED蓝宝石晶片、世茂城市综合体、雨润北方总部和金融大厦、五星酒店集团等129个高端项目,投资达327亿元,其中20多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放眼胶州湾东西两岸,随着诸多项目的快速推进,同样是一派激越的发展氛围。 在胶州湾东岸,小港湾旧城改造让那条已显沉寂的岸线,重焕活力;旨在打造国际滨海绿色新城的欢乐滨海城项目,让曾经的老工业区加速向“宜商宜居宜创业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区”转型;以铁路青岛北站的开工建设为契机,李沧向着“拥湾枢纽、生态商都”挺进…… 胶州湾产业新区和少海新城的建设,以及海上嘉年华、青岛凤凰岛温泉度假大酒店等诸多服务业大项目,以及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全面实施,则让胶州湾西岸更具魅力…… 老企业搬迁,环湾岸线功能重塑 与全新增长极的快速崛起互为表里,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构架之下,青岛老城区企业陆续搬迁,环湾岸线的功能调整已经初见成效。传统的工业岸线正在“变身”为经济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传统产业也正在让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之所以对岸线功能进行调整,是因为在青岛决策层的战略构想中,作为城市的发展战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空间格局,它更应该有力地推动这座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 正基于此,2008年下半年开始,位于胶州湾东岸老城区的110户老工业企业开始有序启动搬迁改造。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已有54户企业启动搬迁改造,涉及固定资产72.5亿元,占地5661亩,职工3.69万人。 老城区企业向周边县域的专业集聚、梯次转移,实现了老城区功能提升和优化,推动了全市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目前,54户搬迁企业中,已有13户的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另有14户企业的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新项目有力推进了产品创新、工艺改造,积极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27户企业涉及职工1.85万人,新征地4864亩,计划项目总投资90.1亿元,是企业原资产的2.7倍,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9亿元,是搬迁前的2.6倍。 老企业的搬离,新产业的进驻,让环湾岸线呈现出全新的面目。 在胶州湾东岸:团岛到老港区岸线,正在被打造成港航经济集聚区; 四方海泊河至城阳白沙河环湾区域,瞄准高端生活服务业、劳动知识密集型都市工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海上旅游等主体功能,全速前行; 在胶州湾西岸:胶州少海区域至黄岛洋河区段,依托高新区和出口加工区,以河流、湿地、水体、道路为生态骨架,正努力构建以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新兴制造业为主的现代都市工业园区; 前湾港至洋河区域,洋河河口生态湿地区将在规划控制下被充分保护,同时,依托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优势和交通的有利区位,港口、石化、汽车等现代制造业基地飞速崛起…… 基础设施,撑起环湾之城骨架 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始终遵循基础设施超前投入的原则。目前,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骨架已经形成,为环湾之城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支撑。 环湾地区立体化交通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市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环湾大道拓宽改造为突破口,环湾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环湾大道建成通车,进一步改善了老工业区的城市面貌,串联起环湾沿线的港航经济服务区、现代滨海城市组团、临空商务区、生态科技新城、现代制造业基地、都市工业园区等发展组团。与此同时,建设完成杭-鞍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已经开工,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快速路三期、新疆路快速路等城市快速路也将于2011年建成通车。届时,整个环湾区域的联系将更为便捷、更加紧密。 环湾保护扎实推进,四条“控制线”已经划定。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这一战略构架中,青岛的决策层明确提出,在老城区改造中根除污染,在新城区建设中杜绝污染,做到有序开发与合理保护相结合,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为了实施环湾保护,规划部门组织开展了入海污染物、生态湿地保护、海洋环境、地震地质灾害、气象变化、海洋功能区划调整、防风暴潮、水系防洪排涝、环境容量和排海污染物总量控制10项专题研究和保护与发展总报告的编写工作。在此基础上,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中环湾保护工作策略和规划建议的报告》,并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牵头划定胶州湾围海填海控制线、胶州湾湿地保护线、入胶州湾河道控制蓝线、胶州湾近岸禁止开发区域与限制开发区域控制线,建立起环湾生态保护的规划控制体系。 在强化规划控制的同时,青岛还加大了河道治理力度,全力减少对胶州湾的污染。市建委有关人士介绍,“十一五”期间,青岛累计投入资金近40亿元对李村河中上游、海泊河中上游、楼山河中上游、杨家群河等市区河道实施综合整治,累计整治河道30余公里。 |
上一篇: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