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冬夜寒风中的露宿客:人人有一把辛酸泪(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07 05:16:44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喝醉的流浪汉身旁放着两个空酒瓶。

难兄难弟露宿桥下。

    昨晚10时气温降到零下2摄氏度,杭州路立交桥下刮起的北风凉得刺骨,身边的水泥台阶冷得像冰,不远的河边仿佛传来水结冰的嘎嘎声,只有远处橘色的路灯光带着一点温暖的气息。马路边、公园内、台阶下、桥洞里,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席地而卧,相互依偎着靠彼此的体温取暖。昨天深夜,早报记者来到这群露宿者身边,体验着他们身边冬夜的寒冷。

    

桥下残疾人张国边 想回家又怕拖累家人

    呼啸的西北风吹透了单薄的棉被,睡在桥下的张国边从睡梦中被冻醒,他把身上棉被裹得再紧些,不情愿地从冰凉的被窝中伸出脑袋……在杭州路立交桥下的桥洞里,记者远远看到了一床浅色的棉被,下面躺着53岁的张国边和他的“房客”朋友龚子陵,得知记者身份,张国边从被子里探出头,喃喃自语着。

    “我已经有五六年没回家了,我的家在邹城市坊子镇,家里有我的哥哥嫂子……”躺在冰凉的被窝里,张国边又开始想家了,自打离开娘胎,张国边就被家人认定是个苦命的人,他的左臂明显萎缩,根本干不了农活,无论他再努力再勤奋,但在乡亲们的眼中,他就是这个穷家的拖累。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张国边长到了18岁,他带着家人的不舍和希望离开了村子,到河北想闯一番事业,没有体力也没有学历的他跟着好心的老乡们捡起了废品,每个月挣的钱勉强能够糊口,他开始四处漂泊。5年前张国边来到青岛,疾病缠身的他再也走不动了,前些年还能靠拾荒养活自己,从去年开始,他只能坐在路边乞讨,等着别人的施舍,没有钱的时候,他只能到周围居民区的垃圾桶里找吃的。

    “我想回家,可回家后我还是要拖累家人……”张国边的眼角已经挂着泪珠。记者试着说服张国边跟记者一起去救助站,那里有暖气,有干净的被褥床铺还有一顿饱饭,但张国边思虑再三,还是拒绝了记者,他想先熬过这寒冷的一夜,等天亮后再说。

    找活的农民工龚子陵 为了女儿啥苦都能吃

    这个寒冷的桥洞,是张国边的家,也是龚子陵现在的家,桥洞最里面的旧铁桶是他的盥洗室,几张旧纸壳是他的床垫,一床不知被谁丢掉的脏棉被是他惟一取暖设施,枕头边几块饼就是他几天的口粮。可即便这样艰苦,张国边还是慷慨地将半张床和半条棉被让给了龚子陵,这个比他还一无所有的39岁的农民工。

    龚子陵不愿意告诉记者他的家乡,只是说家里有16岁的女儿等着他拿钱回去交学费,但现在身无分文的他根本就没脸回家,他现在心里还有着衣锦还乡的梦想。住进张国边的“家”之前,龚子陵是平度一家石墨厂的工人,但他干得时间不久,就被狠心老板开除了。龚子陵说,老板还欠他1000多元的工资,但身上只有10多元钱的他根本就没能力讨回自己的血汗钱,只能无奈走出工厂大门。

    “天亮后我一定要找到一份工作,孩子的学费不能再拖了……”龚子陵的眼里,只要女儿能学习好,能考上大学,他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委屈都能受。但他已经在不远处的沈阳路劳务市场找了好几天,自己不像别人有手艺,也已经不再年轻,经常被人顶下来。真不知道这露宿街头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最牛司机一年被扣102分 回炉培训班爆满(图)
下一篇:保障房12月底前将推出第二批 一批尚余20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