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新增艾滋病134例 同性恋接触感染超一半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0-12-01 12:40:30 字号:TT

  毒抗体检测。 本报记者 杨宁 摄

    今年的12月1号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10年1月1日至11月25日,青岛市共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34例。从感染途径看,经同性接触感染72例,占到一半以上。

    高危人群患者占四成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信息,2010年1月1日至11月25日,青岛市共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34例。其中,男性112例,占83.6%,女性22例,男女之比5.09:1;本市人口44例,占33%,外来流动人口90例,占67%。

    据了解,今年青岛市加大了对暗娼、同性接触者、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检测力度,提高了高危人群中的艾滋病发现率。据统计,通过主动筛查检测等手段在高危人群中新发现52人,占今年发现人数的39%。

    另外,自愿咨询检测、就医病人临床检查、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检测是青岛市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四个主要途径,占岛城总感染者总数的92.5%。

    同性恋感染者占一半

    从感染途径看,经同性接触感染72例,占53.7%,异性性接触感染43例,占32.1%,注射吸毒感染6例,其他或感染途径不详13例。记者了解到,新发现的感染者以男性为多数,男性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65.5%上升到今年的83.6%;主要是对同性接触人群的主动筛查发现增多所致;男同性接触感染占性传播比例由2006年的16%上升到今年的63%,已经超过异性性接触感染发现的人数。

    针对同性艾滋病传播加大,岛城将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男同性恋、注射吸毒人群等高危人群作为干预工作重点,对1000所高危场所进行干预,组织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深入监管场所和娱乐场所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业主培训等外展服务。

    为了加强主动监测,积极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目前,青岛市已建立2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44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网络,覆盖12个区市。

    每年百万经费防艾滋

    记者了解到,五年来中央财政共补助青岛市防治艾滋病经费351.5万元,而青岛市财政每年都设立了100万元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疫情监测、行为干预、病人救治等工作。各区市也将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市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为每个感染者和病人建立了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全市已累计治疗艾滋病病人59人,其中正在接受治疗54人。

    目前,青岛市已建立2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44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网络,覆盖12个区市。

    除此之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全省首家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将于12月1日开诊,针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

    (本报记者 崇真 孟艳)

    “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一位艾滋病患者的真实人生 11月29日,在青岛市疾控中心,因为临近世界艾滋病日,主动筛选艾滋病的患者比平时增多。本报记者 杨宁 摄

    艾滋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许只在12月1日,也就是世界艾滋病日这天,才能走进公众的视线,平时很多人视他们为洪水猛兽,逃避不及。这其中甚至包括他们的家人、朋友、同事,当然还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他们其实只是一群病人,就像得了普通的疾病,只是和别的疾病病毒不一样,这次的病毒叫HIV。一份关爱、一个友好的眼神也许是他们最需要的,他们渴望被平等地对待。

    为了家人,选择去流浪

    小天(化名)身材略胖,接近1.8米的身高让他显得颇为壮实,爽朗的笑声,更让人觉得他一点都不像一个艾滋病患者。2009年以前,他一直在青岛一家外贸公司从事外贸工作,现在在上海专门从事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并积极开展与公众的对话。

    11月29日,当记者联系他时,他犹豫了片刻。30日下午,小天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他的坦然让记者很惊讶。

    小天是一个男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7年前他患上了艾滋病。“现在想一想,其实男同群体就是一个艾滋病高危群体,当时自己也知道容易感染,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你也知道,因为某些原因,知识和行为并不能完全等同。”

    “当时拿到确诊报告的时候,找不到人去诉说,就觉得天都要塌了。”谈起最初的情景,小天坦言当时他几近绝望,近30岁的他常常忍不住掉眼泪。

    一个偶然的机会,哥哥看了我的电脑,发现了里面的QQ聊天记录以及一些有关的图片。“那时候家里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家里人都有意远离我,在家里我实在生存不下去。”因为不容于家人,小天只能选择去别的城市。

    “我并不恨他们,因为那时候大家毕竟了解得都很少。”2009年,小天去了银川,并加入了那里的一个组织,认识了很多同伴,并在那里积极开展艾滋病宣传预防工作。

    被人歧视仍然是块心病

    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时,一开始,小天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但7年过去后,小天对许多事情已经看得非常淡。但是许多人不经意间的歧视依然是小天的一块心病。“我一开始在一家公司做外贸,由于某些原因,公司里面的几个人知道了我的情况,然后我用过的电话、拿过的文件、去过的地方都成了禁忌”,小天告诉记者。

    无奈中,小天只能选择现在的工作,谈到当时的初衷,“一半是自愿,一半是‘被选择’”。小天笑着告诉记者。

    “艾滋病歧视现在依然很严重。”青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徐进主任表示。在岛城某高校的250份的调查中,有30%的人认为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这直接反映了很多人谈艾色变,反映的是一种歧视。”徐进表示。

    这是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造成的,小天现在很理解公众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不知道艾滋病只能通过性、血液、母婴三个途径传播,如果以为看艾滋病患者一眼,与他们说一句话,握一下手就能被感染,谁不躲得远远的呢?”小天经常用这几句话劝慰自己。

    艾滋病关怀一直在路上

    从2010年开始,小天的工作地点变成了上海,他也成了一个艾滋病防治宣传团体的负责人,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以及反歧视宣传,并对感染者提供宣传教育、心理支持、咨询检测、同伴教育、治疗关怀、药物依从性教育等。

    “我们现在的团体一共有34个人,他们都是艾滋病患者,在这里我们可以脱掉伪装,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小天表示。

    “人们现在总是把艾滋病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因为得了艾滋病的人就是几种人群:同性恋人群、吸毒人群、性接触随便的人。大家会普遍认为这些感染者不是好人,没必要去管他们。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对这种病不了解”,采访中,小天不仅一次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许多患者一开始确诊之后,都觉得只有等待死亡,我经常拿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们,7年前自己确诊,到现在一样活得很好。”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是小天的重要工作,每天他都要接近20个咨询电话。

    “艾滋病群体和其他的群体没有什么区别,艾滋病给他们带来磨难的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坚强,因为活着就是一种幸运。”采访结束的时候,小天自言自语地说,话语中透着坚强。(本报记者 张杰)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