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由两节水泥管组成,一节睡觉,一节放杂物。
水果摊老板经常给他水果吃
“我四个月爹就死了,不到一岁娘就改嫁了,跟着俺奶过到7岁,她也死了,后来就跟了二奶奶,十七岁那年她也死了,二十岁娶了媳妇儿,后来生了个儿子,可孩子还不到两岁媳妇也殁了,我就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 俺村里的书记常说;‘洪温啊,别人谁摊上你这个命早就过不下去了,你咋还能整天这么乐和呢?’我就说了,遇到事儿你愁也没有用啊,哭也是过笑也是过,我一唱歌什么烦恼就都没有了。”
今年70岁的曹洪温是临沂沂水人,为了还当初给儿子治糖尿病欠下的债,二十年前来到青岛打工,“这四万块钱的债压得我不高兴,有时候压得我连唱歌都唱不出来了。”
徐州路边上的两节水泥管就是老人的家,对面的新建封闭小区就要完工了,门前的马路也铺设一新,一到晚上路上就灯火通明,有时候水管旁还会停满周边居民的私家车,此时水管里没水没电的生活就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觉得住这儿挺好!用木板、塑料布一盖一点都不漏风!比大桥底下方便!”曹洪温告诉记者,自己在青岛这些年一直靠收废品、捡破烂为生,过去自己跟老乡拼过大通铺、借宿过小卖部,两年前住在过街通道的他发现了这个“好地方”,从此就在这住下了。
两节两米长的水泥管,现在一节搭上块木板变成了床,另一节里就堆满了好心人送的或老人自己捡回来的杂物。当记者围着老人的“小窝”拍照时,很多居民好奇地围了上来,“我天天从这走,还从来没注意到这里还住着人啊!”
虽然许多人从来没注意到这位特殊的邻居,但也有很多人关心着老人。“青岛好人多啊,辣鸡架的老板每天都把菜给我准备好,我这有七床被都是小区里的人送的,锅碗瓢盆也都是人家给的!”老人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天泰小区门口的水果摊老板经常会把卖不完的水果给他,有时候他吃不完还会送给同行的老乡。“我在家都吃不了这么好,前些日子回家呆了两个月我瘦了六斤,回来不长时间就长回来了。”
收一斤报纸赚一毛,一个酒瓶赚五分。每天早上八点半,曹洪温推着小车准时出发,在周围的小区转悠一天,然后再把废品送去山东路上的一家废品站卖掉,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二三十元。“我在这没什么消费,吃不花钱,住不花钱,一年下来能往家寄个三四千元。”
除了推着车子出去干活,他唯一的去处就是李村大集。“六块钱一斤的烟丝,能抽二十多天,什么时候烟抽完了,我就去一趟。”曹洪温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块小小的电子表,是在李村大集上花五块钱买的,他总是把表放在最贴身的衣服口袋里。
“过去回家一趟来回车费就得80块,不舍得,一年最多也就一趟,今年我满70了,九月份我回家一趟把地里的花生刨了,过几天俺孙媳妇儿生孩子,我还回去!”在和记者交谈过程中,老人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丝毫没有对眼下生活的抱怨和不满,说到尽兴时还哼起沂蒙山小调。他说自己这辈子就好唱个歌,就连媳妇儿都是当年自己用小调唱回来的。
曹大爷烟不离手,烟丝是他唯一的消费
22日晚,想家的曹大爷倚在"家"门口的建筑材料上,身后是高层小区的点点灯火
“现在每天晚上我都去旁边的工地上找老乡耍耍,他那有个电戏,我们可以一起听听。”水泥管隔壁有个工棚,曹洪温在这里找到一个同县的老乡,在不通电的水管里生活,每天晚上听听广播是他唯一的娱乐。“这老爷子性格好,几乎所有帮他的人都是被他的乐观打动了!”每天晚上陪着老人聊天的老乡告诉记者,现在小区的活快要收尾了,再有一个星期他们的工棚就要撤了,“到时候可能又剩下他一个人了。”
当记者问老人打算干到什么时候才会回老家去,老人笑着说:“如果这儿没有了,我就再回大桥底下,只要还能推动这辆车,我就不回去。”
曾一宿赢一万块钱
说句实话,我来青岛这么些年,也就是近些年才能多往家寄点钱,我以前好打个牌,挣点钱就填进去了。我总共就赢过一次,不过那一次我赢了一万块钱!
五年前我跟几个安徽人在大桥下面打牌,他们看我手里有500块钱,就想给我捞去 ,每把都是全下 ,可那天晚上我手气特别好,生生就用那五百块钱赢了他们一万!第二天我就寄回家六千,我儿一看就吓着了 ,当天就坐车来了青岛,拉着我说了半天,劝我以后千万别再赌了。他回去以后,我偶尔还是会找人玩玩,剩下的那几千也都慢慢赔进去了 。其实现在想想,在青岛输了的钱肯定不止一万。
提起自己曾经是个赌徒,曹洪温的表情有些平静、有些落寞,他告诉记者,过去因为这个毛病曾经跟儿子关系闹僵,四年没回家过年,现在不赌了,按时寄钱、按时回家,感觉好多了。(记者 黄默 李隽辉 实习生 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