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体铺天盖地是关于CPI走高的报道。笔者依然清晰地记得,年初温总理在谈到中国面临的难题时说,贪污腐败、分配不公和通胀预期是他的三大心病,没想到临近年终,温总理的忧虑不幸变成了现实,最近物价一路走高。 为缓和高物价,政府已经动用了行政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上周,青岛的平面媒体还集体用头版头条刊发了政府平抑物价的措施。举措中,首当其冲的是对农产品价格的抑制。
一看到蔬菜价格升高,不少人自然就联想到农民要发财了。仅仅从价格上考虑,这种说法并无不妥,按照目前的蔬菜价格,农民的收入肯定是比平常有所提高。当然,这是在排除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才成立的。 笔者上周去胶州的胶莱镇采访。胶莱镇是有名的“胶州大白菜”的主产地。此外,当地还盛产大姜和大葱。由于胶州大白菜的品牌效应,售价比普通的白菜要高出很多。笔者了解到,今年的胶州大白菜批发价是每公斤一元钱,一棵好白菜能卖到12至15元,普通的也能卖到10元。 在地头上,笔者与一白菜的种植户算了一笔账,此农户种了3亩白菜,平均每亩的产量8000斤左右,按每斤一元钱计算,他的收入为2.4万元左右,扣除生产资料成本,他的纯收入在1.3万元上下,加上土地春夏季的收入,此农户全家两口人一年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平均每人的收入7500元,当然,这还要得益于胶白的品牌效应,那些种植普通农作物的农民收入就更少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收入,最感谢的还是当前的物价。当地的农民告诉我,就在去年此时,一棵白菜连今年一半的价钱都卖不出来。 一农民在地里辛苦劳作一年,纯收入1万元在我市已经是中上等水平。与城市人相比,如此之收入何其可怜,甚至连城市里的低保水平都达不到,何况农民的养老、医疗等费用绝大部分都要自理。 目前,青岛市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已经是农民的三倍还要多,且差距正在不断拉大。最令人遗憾的是,农民艰辛的体力劳动并没有换回应有的价值和尊重。此种现状,何来公平可言。 从这个角度讲,笔者倒是希望蔬菜价格能更贵一些,让农民多一点收入。(任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