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奥赛得奖者不再保送

1
青岛新闻网 2010-11-20 13:34:17 新华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大力削减:杜绝舞弊“钻空子”

    根据高考加分调整方案,原来可具备保送资格的奥赛全国决赛获奖学生、科技类竞赛相关获奖学生以及在奥赛省赛区摘取一等奖的学生今后都不再具备保送资格,而是可在同等条件下,由学生申请的高校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

    “应该说,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研讨,这部分的政策调整力度较大,这也是我们针对曝光比较频繁、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域所作出的政策考虑

。”教育部学生司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指出,在奥赛和科技竞赛领域的高考保送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选拔拔尖创新人才,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产生了较大偏差。过去,由于奥赛项目覆盖面较广,其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均是高中阶段的主干课程,在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以上以及省赛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只参加高校组织的考试后直接进入高校学习,这就使奥赛具有了很大的功利性和诱惑性,许多家长和学生也产生盲目跟风的心理。

    从学生层面看,有些孩子“为了竞赛而学习”,获奖进入高校后在所获奖的专业学习吃力,甚至出现转专业的情况;还有学生在奥赛中没有获奖,但由于在奥赛学习中投入精力过大而影响了正常的中学学习,反而影响了高考成绩。从学校层面看,奥赛对各级基础教育学校影响较大,许多地方都将奥赛成绩列为小升初、初升高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负面传导效应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正常招生秩序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省级竞赛和科技类竞赛缺乏有效监督的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同时,在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方为不符合国家二级运动员要求的学生颁发“假的真证书”,一些地方出现了体育测试替考、替跑等现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教育部对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的保送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从项目合理性、分值照顾强度、政策约束机制、监督管理和处罚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在广泛和反复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体育部门在内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这套调整方案。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体育特长限定项目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