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最近有市民向我们栏目反映,他们发现市面上售卖的一些猪大肠,颜色五花八门,有红的,黄的,白的,让人很是怀疑里面是不是添加了什么东西。记者于是对部分农贸市场上的一些熟食摊点进行了调查。
【正文】
上午记者来到团岛农贸市场,在一家肉食柜台里,记者看到有白色和红色两种大肠。
【同期声】摊主
(这是大肠头,这个18,这个14,这个是炒辣椒吃的。)
【正文】
记者买了一点,随后又来到另一家肉食柜台,发现这家的大肠有点发黄。
【同期声】摊主
(这个大肠多少钱一斤?14一斤。自己煮的?自己煮的。)
【正文】
都是大肠,为什么颜色不同价格相差也很大呢?随后记者来到抚顺路批发市场,发现一家摊位正在售卖淡红色、纯白色和浅白色三种大肠,价格相差更大。
【同期声】摊主
(这个怎么卖?这个11。那个呢?那个6块,那个12。)
【正文】
记者看到隔壁的一家摊位,售卖的蹄筋和百叶等浸泡在有淡酸味的水箱里。
【同期声】摊主
(蹄筋,九块钱一斤。)
【正文】
记者分别买了蹄筋和百叶,随后连同五份不同颜色的大肠,一起带到了青岛农业大学进行鉴定。肉类专家孙京新博士将这七份样品首先进行了碘化钾淀粉溶液滴定,检测其中有没有双氧水。结果发现,只有价格最贵的淡红色大肠比较合乎标准,其它白色黄色的六份均不同程度含有具有保鲜和漂白作用的双氧水。
【同期声】孙京新 肉类专家
(天然的肠子,煮了以后颜色是自然氧化的,氧化以后颜色变暗,变暗以后颜色不好看,所以商家为了让产品好看,就用双氧水进行漂白,漂白了以后外观上看着很洁白)
【正文】
随后孙博士又用PH值测试,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烧碱,结果有三份显示为碱性。据了解,烧碱的作用是保水和膨胀。孙博士介绍,为了让动物内脏保质期更长看上去更新鲜,添加这两种东西已经成了行业“潜规则”,而且由于这两种添加剂食用级比工业级的价格贵了5到10倍,所以许多商户使用的都是工业级添加剂,而且就算是食用级的,售卖的食品中也不应该含有这两种物质。
【同期声】孙京新 肉类专家
(烧碱和双氧水,只能作为食品加工助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只能作为消毒或者清洗油污,但是使用完了,必须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
【正文】
本台报道。
【导语】
据了解,市民如果长期食用添加了工业用烧碱和双氧水的食品,容易导致肠胃疾病、慢性中毒,甚至致癌。那么这些害人的下水都是从哪加工出来的呢?有市民向我们反映,在即墨就有这样的黑加工点。
【正文】题目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即墨市通济办事处,根据线索找到了庞家沟岔村的一处民房。敲开门,院里有三名工人正在忙活,工人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加工羊下水。
【同期声】作坊工人
(卖到羊汤店?没有,就到市场卖。卖给摊上?对。)
【正文】题目二
记者看到,院里堆放的是一些冷冻得已经发黑的羊内脏,废料池里装满了羊头,一些羊气管和羊软骨扔得满地都是。整个房子里有七个生产池,全部污浊不堪,里面浸泡着羊肝、羊肺、羊肚、羊百叶等生内脏。几个池子里的内脏都浸泡在白色泡沫中,明显是添加了东西。一名工人正在全是黑水和泡沫的池子里清洗。
【同期声】作坊工人
(这是什么?这是羊肺。要加工熟了?要加工熟了卖。)
【正文】
旁边一名工人正在用大锅熬煮,锅里漂着血白色的肉末,气味非常刺鼻。记者近来暗访过多家黑作坊,但这家的恶心程度实在超出了记者的承受力,采访中记者忍不住到门外干呕。随后记者联系了当地的质监部门,即墨质监稽查队的林队长赶到现场后,一名妇女突然出现阻拦。
【现场声】
()
【现场声】
(来,工业用的氢氧化钠。)
作坊工人
(你这个氢氧化钠什么作用?根本不用。那你干什么用的?)
【正文】题目三
随后执法人员又在厂房里发现了几袋已经开封和已经用完的工业用氢氧化钠,也就是工业用烧碱。旁边还有两个桶,里面盛满液体。
【同期声】
(这是盐水。我还不知道吗?你闻闻这是什么?这是盐水。盐水这个味吗?)
【正文】
执法人员将液体和烧碱混合,不一会儿两者发生剧烈反应,冒出大量气泡和白烟。作坊工人说,这些都是往内脏里加的。
【同期声】作坊工人
(什么时候用这个?煮完了用。有什么用?装水去,赶紧给我装水去。有什么作用?就加料。)
质监执法人员
(马上停止生产)
【正文】题目四
随后记者与执法人员又来到旁边的一家作坊,只见七八个大缸里,正在热气腾腾地加工猪内脏。
【同期声】作坊工人
(送到哪?沧口的市场。西流庄?是。)
(有证吗?有证,卫生许可证,加工证都有。有证吗?没放在这,在摊位上。)
【正文】
执法人员表示,将继续检查辖区业户的相关证件,责令无证违规经营的业户停业整顿,并依法作出相应处罚。
本台报道。